龍尾
(龍尾,龍尾)
1.星宿名。即箕宿,二十八宿之一。居東方蒼龍七宿之末,故稱。
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童謠雲:‘丙之晨,龍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虢之旂。’”杜預註:“龍尾,尾星也。”
漢張衡《天象賦》:“歷龍尾以及箕,跨北燕而在茲。”
2.謙稱自己乃附托於名人而成立者。典出《三國誌·魏誌·華歆傳》“華歆字子魚,平原高唐人也”裴松之註引三國魏魚豢《魏略》:“歆與北海邴原、管寧俱遊學,三人相善,時人號三人為‘一龍’,歆為龍頭,原為龍腹,寧為龍尾。”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九引《朱草衣詩》:“自慚龍尾非名士,肯把豬肝累使君?”王國維《送日本狩野博士遊歐洲》詩:“幸免仲叔累豬肝,頗覺幼安慚龍尾。”
3.草名。烏蘞莓的別名。
《爾雅·釋草》“拔蘢葛”晉郭璞註:“似葛,蔓生,有節,江東呼為龍尾。”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烏蘞莓》:“俗名五爪龍,江東呼龍尾。”
4.硯名。亦泛指硯。
宋蘇軾《龍尾硯歌》:“君看龍尾豈石材,玉德金聲寓於石。”
清錢謙益《贈硯》詩:“紫純端硯鎮書樓,牛後真令龍尾羞。”
清蔣士銓《一片石·宴閣》:“取麟毫麝煤龍尾鳳箋來。”
5.河堤防洪之物。伐大樹連梢,置之堤旁。
元歐陽玄《河防記》:“隄前置龍尾大埽,龍尾者,伐大樹連梢繫之隄旁,隨水上下,以破嚙岸浪者。”
6.古國名。
南詔的別稱。
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南詔,或曰鶴拓、曰龍尾……本哀牢夷,後烏蠻別種也。”參見“南詔”。
7.盤旋而上的甬道。自上望下,宛如龍尾下垂,故稱。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外傳記吳地傳》:“無錫西龍尾陵道者,春申君初封吳所造也。”
《隋書·酷吏傳·崔弘度》:“弘度妹先適迥子為妻,及破鄴城,迥窘迫升樓,弘度直上龍尾追之。”
《資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十二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註曰:“築道陂陀以上城,其道下附於地,若龍垂尾然,故曰龍尾。”
8.指宮殿前呈斜坡狀的甬道。
唐白居易《醉後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》:“步登龍尾上虛空,立去天顏無咫尺。”
清錢謙益《天啟乙醜五月奉詔削籍南歸》詩:“趁朝龍尾還如夢,穩臥牛衣得此生。”
錢曾箋註:“宋敏求《長安誌》:鐘樓鼓樓殿左右,有砌道盤上,謂之龍尾道。
李上交《近事會元》:含元殿側有龍尾道,自平階至地,凡詰曲七轉,由丹鳳門北望,宛如龍尾下垂於地焉。”
阅读:11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