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
師字的筆畫是:6畫
簡體師字的筆畫:6畫;繁體師字筆畫:10畫。
(師,師)
shī
ㄕ
〔《廣韻》疏夷切,平脂,生。〕
1.民眾,徒眾。
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“殷之未喪師,克配上帝。”
鄭玄箋:“師,眾也。”
《左傳·哀公五年》:“師乎,師乎,何黨之乎!”
《孔子家語·辨政》:“喪亂蔑資,曾不惠我師。”
2.指眾多。
《漢書·禮樂誌》:“磑磑即即,師象山則。”
顏師古註引孟康曰:“師,眾也。則,法也。積實之盛眾類於山也。”
3.古代行政區劃單位。
《尚書大傳》卷四:“八家而為鄰,三鄰而為朋,三朋而為裏,五裏而為邑,十邑而為都,十都而為師,州十有二師焉。”
4.泛指大城市。
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:“京師之野,於時處處。”
馬瑞辰通釋引吳鬥南曰:“京者,地名;師者,都邑之稱。如洛邑亦稱洛師之類。”
5.古代軍隊的編制以二千五百人為一師。現代軍隊的編制單位,隸屬於軍或集團軍,下轄若幹旅或團。
《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五人為伍,五伍為兩,四兩為卒,五卒為旅,五旅為師,五師為軍。”
鄭玄註:“師,二千五百人。”
6.軍旅,軍隊。
《詩·秦風·無衣》:“王於興師,脩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”
《春秋·僖公元年》:“公子友帥師敗莒師於犁。”
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十一年正月甲子,誓於牧野,伐商紂。
紂師敗績。”
唐杜甫《蜀相》詩:“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”
宋陸遊《示兒》詩:“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。”
7.出兵征伐,進軍。
《周禮·春官·肆師》:“凡師、甸用牲於社宗,則為位。”
賈公彥疏:“師,謂出師征伐。”
《新唐書·段秀實傳》:“嗣業因請宰遂東師,以秀實為副。”
8.指動武,械鬥。
清顧炎武《〈萊州任氏族譜〉序》:“於是乎飲食之事也而至於訟,訟不已而至於師,小而舞文,大而弄兵,豈非今日山東之大戒?”
9.駐紮。
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秦伯師於河上,將納王。”
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·地理》:“楚囊瓦伐吳,師於豫章。”
10.軍師,參謀。
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於是乃以田忌為將,而孫子為師,居輜車中,坐為計謀。”
11.長,首領。
《周禮·天官·序官》:“甸師,下士二人。”
鄭玄註:“郊外曰甸,師猶長也。”
《後漢書·傅燮傳》:“天下非復漢有,府君寧有意為吾屬師乎?”
12.以稱專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員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鸞皇為余先戒兮,雷師告余以未具。”
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風師、雨師。”
《呂氏春秋·季夏》:“令漁師伐蛟取鼉。”
高誘註:“漁師,掌魚官也。”
漢趙曄《吳越春秋·吳太伯傳》:“三年餘,行人無饑乏之色,乃拜棄為農師。”
13.指樂官,樂師。
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師冕出,子張問曰;‘與師言之道與?’子曰:‘然。固相師之道也。’”
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師箴,瞍賦,矇誦。”
張守節正義:“師,樂太師也。”參見“師工”。
14.指專精某種技藝的人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今有場師,舍其梧檟,養其樲棘,則為賤場師焉。”
趙岐註:“場師,治場圃者。”
《新唐書·閻立本傳》:“閤外傳呼畫師閻立本。”
宋朱彧《萍洲可談》卷二:“舟師識地理,夜則觀星,晝則觀日,陰晦觀指南針。”
15.今有會計師、工程師等職稱。
16.官名。太師的省稱。
周代輔佐國君的官員。
《書·召奭》:“召公為保,周公為師,相成王左右。”
17.官名。太子的屬官。
《漢書·王莽傳中》:“為太子置師,友各四人,秩以大夫。”
18.官名。指王府的屬官。
《晉書·職官誌》:“王置師、友、文學各一人。”
《隋書·百官誌下》:“皇伯叔昆弟、皇子為親王。置師、友各二人,文學二人。”
19.老師,先生。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。”
《荀子·性惡》:“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,必將求賢師而事之。”
唐韓愈《師說》:“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”
周恩來《論知識分子問題》二:“我們都受過資產階級教育,甚至一部分人還受過封建教育,如上塾館,拜過‘天地君親師’。”
20.謂以師禮相待。
《荀子·正論》:“今世俗之為說者,以桀紂為君,而以湯武為弒,然則是誅民之父母,而師民之怨賊也,不祥莫大焉。”
宋秦觀《袁紹論》:“士,國之重器,社稷安危之所繫,四海治亂之所屬也。是故師士者王,友士者霸,臣士者彊,失士者辱,慢士者危,殺士者亡。”
21.學習,效法。
《書·臯陶謨》:“百僚師師。”
孔傳:“師師,相師法也。”
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師文王,大國五年,小國七年,必為政於天下矣。”
三國魏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阮嗣宗口不論人過,吾每師之,而未能及。”
唐韓愈《答劉正夫書》:“師其意,不師其辭。”
22.順應。
《莊子·秋水》:“蓋師是而無非,師治而無亂乎?”陸德明釋文:“師,順也。”
漢揚雄《太玄·窮》:“師在心也。”
茫望註:“師,循也。”
23.對僧、尼、道士的尊稱。
唐李公佐《謝小娥傳》:“途經泗濱,過善義寺謁大德尼令。操戒新見者數十,凈髮鮮帔,威儀雍容,列侍師之左右。”
《古今小說·明悟禪師趕五戒》:“佛印乘機又勸子瞻棄官修行。
子瞻道:‘待我宦成名就,築室寺東,與師東隱。’”
24.《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坎下坤上。
《易·師》:“象曰:地中有水,師,君子以容民畜眾。”
25.獸名。“獅”的古字。參見“師子”。
26.通“帥”。
《周禮·春官·司常》“師都建旗”孫詒讓正義引清段玉裁雲:“唐以前俗字帥作師。”
唐元稹《李光顏加階》:“李光顏氣敵三軍,心師百行。”
27.姓。
春秋晉有師服。見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。
阅读:143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