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月
1.指農曆正月。
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“一之日觱發”唐孔穎達疏:“《春秋元命包》曰:‘周人以十一月為正,殷人以十二月為正,夏人以十三月為正。’”
《後漢書·陳寵傳》:“十三月陽氣已至,天地已交,萬物皆出,蟄蟲始振,人以為正,夏以為春。”
李賢註:“十三月,今正月也。”
宋洪邁《容齋續筆·三易之名》:“夏以十三月為正……所謂十三月者,承十二月而言,即正月耳。”參見“三正”。
2.指殷商所置閏月。因其都放在歲末,故稱。
《史記·曆書》“十二無大餘”唐司馬貞索隱:“歲有十二月,有閏則雲十三月。”按,“十三月”殷墟蔔辭中常見。
阅读:128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