託蔭
(託蔭,托蔭)
1.置身幽隱之處。
漢嚴遵《座右銘》:“夫疾行不能遁影,大音不能掩響,默然託蔭,則影響無因;常體卑弱,則禍患無萌。”
《藝文類聚》卷五七引漢崔琦《七蠲》:“爰有梧桐,產乎玄谿,傅根朽壤,託陰生危。”
《藝文類聚》卷三九引晉張華《朽社賦》:“朱夏當陽,蓊藹蕭森,征夫雲會,行旅歸心,輶軒停蓋,輕輿託陰。”
2.托庇。
宋張舜民《梁才甫自湖南移使廣西》詩:“回想託蔭無多日,早至瀟湘欲重陪。”
3.引申指托胎、投生。
《敦煌變文集·太子成道經》:“上從兜率降人間,託蔭王宮為生相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八相變》:“時當七月中旬,託蔭摩耶腹內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目連緣起》:“蓋緣惡增深,未得於人道,託陰王城內,化為女狗之身。”
阅读:106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