騁
簡體騁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騁字筆畫:17畫。
(騁,騁)
chěng
ㄔㄥˇ
〔《廣韻》醜郢切,上靜,徹。〕
1.奔馳;奔跑。
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:“我瞻四方,蹙蹙靡所騁。”
漢應瑒《西狩賦》:“騁獸塞野,飛鳥蔽日。”
唐韓愈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長途方騁,大限俄窮。”
2.放縱,放任。
《莊子·天地》:“時騁而要其宿,大小長短脩遠。”
郭象註:“皆恣而任之,會其所極而已。”
成玄英疏:“騁,縱也。”
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群儒既以不能辯明封禪事,又牽拘於詩書古文而不敢騁。”
《新唐書·常袞傳》:“太子文學為洗馬副,袞姻家任文學者,其給乃在洗馬上,其騁私崇怨類此。”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英傑歸真》:“故夫曆紀一書,本無道之自然,以運行於不息。無如後世之人各騁私智,互鬥異談,創幹支生剋之論,著日時吉兇之言。”
3.引申為肆行。
唐韓愈《謝自然詩》:“木石生怪變,狐貍騁妖患。”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一:“騁無賴,旁人勸他又誰偢睬。”
4.施展;顯示。
《荀子·君道》:“故由天子至於庶人也,莫不騁其能,得其誌,安樂其事。”
唐孟郊《寓言》詩:“我有松月心,俗騁風霜力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二回:“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叠後,陡然一落,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,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,頃刻之間,周匝數遍。”
5.達到極限;盛滿。
漢王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各悉精銳,以貢忠誠,允願推主上,弘風俗,而騁太平。”
晉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誌未騁,時欲晚。”
清曹寅《聞蛙》詩:“一鳴胸已竭,合群氣方騁。”
6.開暢;舒展。
唐韓愈《明水賦》:“形象未分,徒騁離婁之目。”
元錢應庚《臺城路》詞:“滄浪望迥,記那日歸舟,此懷猶騁。”
阅读:139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