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水知源
【成語】:飲水知源
【拼音】:yǐn shuǐ zhī yuán
【出處】:宋·陳宗禮《廣州光孝寺大鑒禪師殿記》:“口誦心惟,向慕而依歸。飲水知源,自覺自悟,師豈遠乎哉!”
【示例】:清·洪亮吉《王隱後敘》:仲遠一記,既導美於太康,彥季全編,殊有功於處叔,~,撫柯求葉,亦沈約、魏收之祖也。"
【近義詞】:飲水辨源、飲水思源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(飲水知源,飲水知源)
宋陳宗禮《廣州光孝寺大鑒禪師殿記》:“口誦心惟,向慕而依歸。飲水知源,自覺自悟,師豈遠乎哉!”明張居正《答上師相徐存齋書》之三十:“凡正今日之所蒙被,孰非師翁教育所及?飲水知源,敢忘所自!”清洪亮吉《王隱<晉書地道誌>後敘》:“仲遠一記,既導美於太康,彥季全編,殊有功於處叔,飲水知源,撫柯求葉,亦沈約、魏收之祖也。”亦作“飲水辨源”。
清包世臣《再與楊季子書》:“夫《文選》所載,自周秦以及齊梁,本非一體。八家工力至厚,莫不沈酣於周秦、兩漢、子史百家,而得體勢於《韓非子》、《呂覽》者尤深,徒以薄其為人,不欲形諸論說,然後世有識,飲水辨源,其可掩耶?”參見“飲水思源”。
阅读:129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