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灼

灼字的筆畫:7畫;

zhuó

ㄓㄨㄛˊ

〔《廣韻》之若切,入藥,章。〕

亦作“燋”。

1.燒;炙。

《書·洛誥》:“無若火始燄燄,厥攸灼敘,弗其絕。”

孫星衍疏:“灼者,《廣雅·釋詁》雲,爇也。”

《史記·龜策列傳》:“徵絲灼之,務以費氓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灼,謂燔也。”
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一:“有甚麽天大的疑心事,灼他一卦,隻沒有這樣大龜藥。”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:“現在他叫太監點一枝香,說他要在香灼完之前殺敗袁妃。”

2.引申為焦急。參見“灼怛”。

3.燒傷;燙傷。

漢桓寬《鹽鐵論·周秦》:“故未嘗灼不敢握火者,見其有灼也。”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溱水》:“泉源沸湧,浩氣雲浮,以腥物投之,俄傾即熟,其中時有細赤魚遊之,不為灼也。”

4.照亮。

《書·呂刑》:“灼於四方,罔不惟德之勤。”

宋王安石《取材》:“庶其取舍之鑒灼於目前。”

5.比喻以言語中傷。

《楚辭·東方朔〈七諫·怨世〉》:“高陽無故而委塵兮,唐虞點灼而毀議。”

王逸註:“灼,灸也……言堯舜至聖,道德廣被,尚點灸謗毀。”

明範濂《雲間據目鈔·紀人物》:“﹝嵩﹞乃嗾膏反誣公譏訕。

嵩從中灼之。

世廟震怒,廷杖,下錦衣獄。”

6.明白。

《書·立政》:“我其克灼知厥若。”

蔡沈集傳:“當能明知其所順。”

清黃宗羲《章格庵行狀》:“謹喜怒之端,灼善惡之別。”

7.彰著。

《書·呂刑》:“灼於四方,罔不惟德之勤。”

孔傳:“灼然彰著四方。”

唐韓愈《舉張正甫自代狀》:“嫉惡如仇讎,見善若飢渴,備更內外,灼有名聲。”

8.鮮明貌。

三國魏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遠而望之,皎若太陽升朝霞;迫而察之,灼若芙蓉出淥波。”

《文選·潘嶽〈射雉賦〉》:“鶯綺翼而赬撾,灼繡頸而袞背。”

呂延濟註:“灼,明也。”

清李漁《慎鸞交·論心》:“休誇貌比夭桃灼,開時偏慮隨風落。”

9.旺盛。

《西遊記》第四一回:“好一似火上澆油,越潑越灼。”

10.驚恐;惶恐。

《方言》第十三:“灼,驚也。”

郭璞註:“猶雲恐灼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楚王英傳》:“既知審實,懷用悼灼。”

南朝宋鮑照《為柳令讓驃騎表》:“仰當天寵,伏抱慚灼。”

11.用作量詞。

《關尹子·宇》:“一灼之火,能燒萬物。”

12.見“灼灼”。

13.見“灼然”。

阅读:1519

●灼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