挩
挩字的筆畫:10畫;
I
tuō
ㄊㄨㄛ
“稅”的被通假字。
1.“脫”的古字。解脫。
《說文·手部》:“挩,解挩也。”
段玉裁註:“今人多用脫,古則用挩,是則古今字之異也。今‘脫’行而‘挩’廢矣。”
《老子》:“善抱者不挩。”
範應元註:“挩,一作脫。”
2.“脫”的古字。遺漏;失誤。
《廣韻·入末》:“挩,誤也;遺也。”
《清史稿·文苑傳二·張穆》:“其雍秦諸州地入西魏者,遂挩失踳駮不可讀。”
3.捶打。
《穀梁傳·宣公十八年》:“邾人戕繒子於繒。戕,猶殘也,挩殺也。”
範寧註:“挩謂捶打殘賊而殺。”
II
shuì
ㄕㄨㄟˋ
1.揩拭。
《儀禮·鄉射禮》:“坐挩手執爵,遂祭酒興席,未座啐酒。”
鄭玄註:“挩,拭也。啐,嘗也。古文挩作說。”
2.通“說”。勸說。
《類說》卷十七引宋魏泰《東軒筆錄》:“郴州蔡丞禧進挩曰:‘天上玉欄花已折,人間方士術何施。’”
III
duó
ㄉㄨㄛˊ
通“敓”。
奪;削除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朱己謂魏王章》:“穰侯,舅也,功莫多焉,而竟逐之。兩弟無罪而再挩之國。”
阅读:11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