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
簡體雖字的筆畫:9畫;繁體雖字筆畫:17畫。
(雖,雖)
I
suī
ㄙㄨㄟ
〔《廣韻》息遺切,平脂,心。〕
1.蟲名。一種有花紋的大蜥蜴。
《說文·蟲部》:“雖,似蜥蜴而大,從蟲,唯聲。”
清桂馥《劄僕·鄉裏舊聞·雖》:“曩者濟南苦旱,禱雨師求水蜥易,得之蕅塘中,其蟲身有花斑。案:即雖也。”
2.連詞。表示讓步關係。猶雖然。
《書·召誥》:“嗚呼,有王雖小,元子哉。”
《漢書·平當傳》:“文雅雖不能及蕭望之、匡衡,然指意略同。”
唐韓愈《題木居士》詩之二:“朽蠹不勝刀鋸力,匠人雖巧欲何如?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鬧榭》:“我老眼雖昏,早已看真了。”
毛澤東《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》:“這種人發財觀念極重,對趙公元帥禮拜最勤,雖不妄想發大財,卻總想爬上中產階級地位。”
3.連詞。表示假設關係。相當於“縱然”、“即使”。
《禮記·少儀》:“侍坐於君子。君子欠伸,運笏,澤劍首,還屨,問日之蚤莫,雖請退可也。”
孔穎達疏;“雖,假令也。”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謁丞相,雖三公亦入客次。”
4.通“唯”。副詞。唯有,隻有。
《詩·大雅·抑》:“女雖湛樂從,弗念厥紹,罔敷求先王,克共明刑。”
馬瑞辰通釋:“《說文》:‘雖,從蟲,唯聲。’故雖與唯二字古通用。”
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雖無出甲,席卷常山之險,必折天下之脊,天下有後服者先亡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史記四》:“雖,讀曰唯。唯與雖古字通……此承上文言秦兵之彊如是,是唯無出甲;出甲,則席捲常山,而折天下之脊也。不更言出甲,蒙上而省也。”
明侯方域《朋黨論上》:“同為國家之人,同受國家之事,茍其謀之而必公,行之而必忠,雖日弘吐握之風,夜前賓客之席。
《虞書》之所稱協恭,箕子之所論大同也。”
5.通“唯”。語首助詞。
《左傳·文公十七年》:“雖敝邑之事君,何以不免?”
《墨子·尚賢中》:“故雖昔者三代暴王桀、紂、幽、厲之所以失措其國家,傾覆其社稷者,已此故也。”
孫詒讓間詁引王引之曰:“雖即唯也,古字通。”
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:“大王奉高帝宗廟最宜稱,雖天下諸侯萬民以為宜。”
6.通“須”。副詞。本,本來。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義帝雖無功,故當分其地而王之。”
唐羅隱《感懷》詩:“掩耳惡聞宮妾語,低顏須向路人羞。雖教小事相催逼,未到青雲擬白頭。”
《全元散曲·水仙子·冬》:“自從當日分開鸞鏡,好教我乍孤眠夢不成。想起來忽地心疼。雖不是我先薄倖,又不是我不誌誠,空說下海誓山盟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喬彥傑一妾破家》:“將屍放在棺內,縣尉帶了一幹人回話:‘董小二屍雖是斧頭打碎頂門,麻索絞痕見在。’”
II
wèi
ㄨㄟˋ
通“蜼”。
獸名。
《古文苑·揚雄〈蜀都賦〉》:“獸則……雖、玃。”
章樵註:“《上林賦》作蜼、玃。”
唐於逖《聞奇錄·傅弘業》:“傅弘業宰天臺縣,有人獵得一獸,形如豕,仰鼻,長尾有歧,謂之怪。
傅識之,曰:‘雖(原註:以醉反),非怪也。’”
阅读:113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