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言

ok8.org > 詞典 > 申言

1.再次陳說;重複述說。

《清波別誌》卷下引宋吳曾《能改齋漫錄》:“康定中,王渙為荊王元儼翊善。王用度無節,渙以書諫:方國家有邊患,宜助節用。王判其後曰:‘愁殺你,愁殺你!’他日申言之,又判曰:‘仰翊善,依翊善。’”宋洪邁《容齋續筆·漢書註冗》:“顏師古註《漢書》……有失之贅冗及不煩音釋者。其始遇字之假借,從而釋之。既雲‘他皆類此’,則自是以降,固不煩申言。”

2.鄭重說明。
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禮部一·吳仙居奪謚》:“於請奪吳諡,疏末又申言請補故禦史楊爵諡……以楊形吳,見其褒貶恰當,可謂良工心苦矣。”

3.指明確地說。

梁啟超《論俄羅斯虛無黨》:“更申言之,則虛無黨之爭點,起於生計問題,而非起於政治問題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政聞社宣言書》:“夫所謂改造政府,所謂反對專制,申言之,則不外求立憲政治之成立而已。”

4.猶聲言,公開地用語言或文字表示。

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》:“﹝曩占﹞燒滅孟連,而自歸於中國。

永昌府知府楊重穀與武弁謀,申言蠻反,討平之。遂置古利宴於極典以邀功。”

清林則徐《批駁余保純等為英商貨船聽候請照開盤會稟》:“‘搜查’二字,明是下策,何以來稟反作欣幸語氣,而一再申言之乎?”沙汀《淘金記》五:“白醬丹再三申言要再請他吃一臺閑酒。”

阅读:1259

●申言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