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明

ok8.org > 詞典 > 精明

1.明潔至誠。

《禮記·祭統》:“是故君子之齊也,專致其精明之德也……齊者,精明之至也,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。”

漢班固《白虎通·雜錄》:“齋者,言己之意念專一精明也。”

2.純潔聰明;精細明察。

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,故求備物,不求豐大。”

宋曾鞏《開府儀同三司制》:“某材資桀異,識慮閎深,莊重足以鎮浮,精明足以成務。”
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一》:“﹝南皮令﹞貧無歸計,復理舊業,則精明果決,又判斷如流矣。”
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憶韋素園君》:“我最初的記憶是在這破寨裏看見了素園,一個瘦小,精明,正經的青年。”

3.光亮。

漢劉向《說苑·說叢》:“鏡以精明,美惡自服,衡下無私,輕重自得。”

宋蘇軾《前怪石供》:“今齊安江上往往得美石,與玉無辨,多紅黃白色,其文如人指上螺,精明可愛。”

宋梅堯臣《表臣齋中閱畫而飲》詩:“古絹蠹已盡,彩色無精明。”

4.鮮明。

宋蘇軾《王仲儀真贊》:“及聞公來,吏士踴躍傳呼,旗旆精明,鼓角讙亮。”

5.精力旺盛,耳目聰明。
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“是故身精明,難衰而堅固,壽考無忒,此天地之道也。”

宋範仲淹《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》:“﹝工部侍郎致仕郎簡﹞今八十三歲,精明不衰。”

6.精通。

《南史·儒林傳·賀德基》:“德基於《禮記》稱為精明,位尚書祠部郎。”

《元典章·禮部五·醫學》:“況業醫者藝不精明下能為上工,業不專科則不能入妙。”

明郎瑛《七修類稿·事物八·楊塤》:“天順間有楊塤者,精明漆理,各色俱可合,而於倭漆尤妙。”

7.精要明白。

宋司馬光《述<國語>》:“故其辭語繁重,序事過詳,不若《春秋傳》之簡直精明,渾厚遒峻也。”

明唐順之《答王生宗道書》:“且如德州接遞一事,乃是據宗道口說,故敘事中此一段稍覺精明。”

8.光明;晴明。

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於是日月精明,星辰不失其行。”

《漢書·陳湯傳》:“賴陛下神靈,陰陽並應,天氣精明,陷陣克敵,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。”

宋司馬光《苦寒行》:“陰煙苦霧朝不散,旭日不復能精明。”

9.謂眼睛明亮。

《北史·儒林傳下·劉炫》:“炫眸子精明,視日不眩,強記默識,莫與為儔。”

宋歐陽修《乞外任第一表》:“惟兩目之舊昏,自去秋而漸劇,精明晻藹,瞻視茫洋。”

歐陽山《高幹大》第一章:“兩眼精明通透,像兩顆黑寶石一樣。”

阅读:1295

●精明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