颺
颺字的筆畫:18畫;
(颺,揚)
yáng
〡ㄤˊ
〔《廣韻》與章切,平陽,以。〕
〔《廣韻》餘亮切,去漾,以。〕
1.飛揚;飄揚。
《楚辭·九辯》:“何曾華之無實兮,從風雨而飛颺。”
南朝梁丘遲《旦發漁浦潭》詩:“漁潭霧未開,赤亭風已颺。”
毛澤東《蝶戀花·答李淑一》詞:“我失驕楊君失柳,楊柳輕颺,直上重霄九。”
2.風吹起。
宋王嵎《夜行船》詞:“風颺遊絲,日烘晴晝,人共海棠俱醉。”
元薩都剌《憩奉真道院》詩:“落花風颺步虛聲,翠草玄芝爛漫生。”
傅尃《五日山居即事》詩:“微有清風颺修竹,尚餘嵐氣逼朝暾。”
3.船緩緩前進。
晉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舟遙遙以輕颺,風飄飄而吹衣。”
唐李白《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》詩:“天樂流香閣,蓮舟颺晚風。”
4.(向上)飛。亦指遁去。
《後漢書·呂布傳》:“譬如養鷹,飢即為用,飽則颺去。”
後蜀顧敻《河傳》詞:“燕颺,晴景。小窗屏暖,鴛鴦交頸。”
《宋史·曹瑋傳》:“德明野心,不急折其翮,後必颺去。”徐珂《清稗類鈔·貞烈·焦烈婦吟血詩而死》:“今奚所畏耶?吾其為脫籠鳥矣,不颺奚待!”
5.水波蕩漾。
戰國楚宋玉《釣賦》:“退而牽行,下觸青泥,上則波颺。”
南唐李建勳《離闕下日感恩》詩:“斜日葦汀凝立處,遠波微颺翠如苔。”
6.謂聲音高揚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聲律》:“沈則響發而斷,飛則聲颺不還。”
詹鉠義證:“其意乃謂一句之中,如上聲字過多,則其聲飛颺而不能回環。”
明劉瑞《皇明浙江按使王公祠記》:“瑞於是颺而歎曰:‘允烈王公,妥其靈矣。’”
《清史稿·樂誌四》:“凱聲競奏,《喜起》賡颺。”參見“颺言”、“颺聲”。
7.顯揚;發揚;傳播。
《書·益稷》:“工以納言,時而颺之。”
孔穎達疏:“若有不悟,當正其義而揚道之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檄移》:“故其植義颺辭,務在剛健。”
唐劉禹錫《竹枝詞》序:“故余亦作《竹枝詞》九篇,俾善歌者颺之。”
梁啟超《變法通議·論不變法之害》:“取士以科舉,雖不講經世,而足以颺太平。”
8.顯明;出眾。
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今子少不颺,子若無言,吾幾失子矣。”
杜預註:“顏貌不揚顯。”
清王韜《甕牖餘談·蔣劍人軼事》:“蔣體既短,貌又不颺。”
9.顯示。
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吐葩颺榮,布葉垂陰。”
10.頌揚;稱頌。
宋羅泌《路史·後紀十一·有虞氏》:“作《大化》、《大訓》、《六府》、《九原》之章,以颺禹功。”參見“颺纍”。
11.往上撒;簸揚。
《晉書·孫綽傳》:“簸之颺之,糠秕在前。”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攻黍稷粟粱麻菽》:“凡攻治小米,颺得其實,舂得其精,磨得其碎。風颺車扇而外,簸法生焉。”
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書〈朝野僉載〉後》:“鉏蒔收刈打颺訖,磑羅作麵,然後為餅。”
12.拋;丟。
宋周邦彥《南柯子》詞:“嬌羞不肯傍人行。颺下扇兒拍手、引流螢。”
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一八:“今若此,可謂是‘颺了甜桃樹,沿山摘醋梨’也。”
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二摺:“你不合臨去也回頭兒望。待颺下教人怎颺?赤緊的情沾了肺腑,意惹了肝腸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瞳人語》:“﹝婢﹞言已,掬轍土颺生。”
阅读:21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