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障
1.亦作“魔瘴”。佛教語。為梵文的音義雙譯詞。修身的障礙。泛指成事的障礙、磨難。
宋董嗣杲《近苦多故坐病乏藥》詩:“魔障在前無妄想,飢寒隨處肯言貧。”
《全元散曲·罵玉郎過感皇恩·采茶歌》:“受坎坷,遭魔障,則為這板障娘娘,兩箇怎生成雙!”
《老殘遊記續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你本是有大根基的人,隻因為貪戀利欲,埋沒了你的智慧,生出無窮的魔障。”
《天安門詩抄·熱血湧心潮二》:“雄心除鬼蜮,壯誌掃魔瘴。”
2.謂為人設置障礙,使其無法修行成道。
元馬致遠《任風子》第四摺:“[六賊上雲]奉師父法旨,魔障任屠,走一遭去!”元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一摺:“我一路上與你說的前廟那和尚便是,你如今魔障此人,還了俗,娶了你,他若為官,你就是一位夫人縣君也。”
3.引申為極力糾纏,誘使背離正道。
元楊文奎《兒女團圓》第一摺:“哎,你一箇鬼精靈會魔障這生人意。可知我這個酒糟頭不識你這拖刀計。”
元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三摺:“今有佛印禪師密遣花間四友,前去玉春堂魔障東坡學士。”
4.指隔閡不通。
清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七:“(張正夫以‘氣’論李易安《聲聲慢》詞)甚陋,十四叠字,不過造語奇雋耳。詞境深淺,殊不在此,執是以論詞,不免魔障。”
阅读:128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