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心積慮
【成語】:處心積慮
【拼音】:chǔ xīn jī lǜ
【解釋】:處心:存心;積慮:經過長時間的考慮。形容蓄謀已久。
【出處】:《谷梁傳·隱公元年》:“何甚乎鄭伯?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。”
【示例】:如此者~,已非一日。 ★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十六回
【反義詞】:無所用心
【英文】:deliberately plan
【法文】:se soucier vivement de qch.
【德文】::sich sein Hirn zermarten
【俄文】:замышлять
(處心積慮,處心積慮)
謂蓄意已久。
《穀梁傳·隱公元年》:“何甚乎鄭伯?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。”
唐柳宗元《駁復讎議》:“元慶能以戴天為大恥,枕戈為得禮,處心積慮,以沖讎人之胸。”
明唐順之《題大營驛》:“觀嶽侯所題大營驛壁,其處心積慮,未嘗一日不在於復中原,迎二帝,眷眷然若赤子之於慈母然。”
孫中山《軍人精神教育》:“高麗人本富有革命精神,不甘受制,處心積慮為獨立之運動者已久。”
阅读:425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