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
根字的筆畫:10畫;
gēn
ㄍㄣ
〔《廣韻》古痕切,平痕,見。〕
1.植物生長於土中或水中吸收營養的部分。
《管子·水地》:“﹝水﹞集於草木,根得其度,華得其數,實得其量。”
《文子·符言》:“故再實之木,其根必傷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七步詩》: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唐韓愈《和侯協律詠筍》:“羅列暗連根,狂劇時穿壁。”
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如流水之必有源泉,卉木之茁於根茇。”
2.事物的本源,根由,依據。
《老子》:“夫物蕓蕓,各復歸其根。”
王弼註:“各返其所始也。”
《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萬物有所生,而獨知守其根。”
高誘註:“根,本也。”
宋蘇軾《李氏山房藏書記》:“後生科舉之士,皆束書不觀,遊談無根。”
魯迅《花邊文學·漢字和拉丁化》:“這困難的根,我以為就在漢字。”
3.植根。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義禮智根於心。”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故王氏之貴,傾擅朝廷,能竊號位,而不根於民。”
宋嶽珂《桯史·機心不自覺》:“蓋機阱根於心,雖嵬瑣弗自覺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回:“久聞將軍替天行道,忠義根心。”
4.杜絕,根除。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審知禍福之所生,是故慎小事微,違非索辯以根之。”
尹知章註:“必尋索分辯得其根而止之也。”
《後漢書·西羌傳·湟中月氏胡》:“羌雖外患,實深內疾,若攻之不根,是養疾痾於心腹也。”
李賢註:“根,謂盡其根本。”
5.根究;追究。
唐皮日休《十原系述》:“窮大聖之始性,根古人之終義。”
宋蘇舜欽《詣匭疏》:“旬餘日來,聞頗有言事者,其間豈無切中時病?而絕不聞朝廷從而行之,是亦虛言而不根實效也。”
《元典章·刑部十一·評贓》:“直候根到贓物,然後令元告事主當官一同開封下驗。”
6.物體的下部、基部。
唐韓愈《贈崔立之評事》詩:“墻根菊花好沽酒,錢帛縱空衣可準。”
清梅曾亮《栗恭勤公傳》:“然埽能壓激水勢,俯囓隄根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十八:“老初臉紅到耳根,腦蓋冒熱氣。”
7.指物體的前邊、邊沿。
北周庾信《明月山銘》:“風生山洞,雲出山根。”
唐薛能《柳枝詞》之四:“西園高樹後庭根,處處尋芳有折痕。”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十八章:“到沙家店南山根,已是三點過一刻鐘了。”
8.謂延續後代的子孫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六:“她自己隻有這麽個外孫,而程家又隻有這麽一條根,她絕對不能大撒手兒任著長順的意兒愛幹什麽就幹什麽。”
9.通“跟”。參見“根底”、“根前”。
10.根本地,徹底。參見“根究”、“根治”、“根絕”。
11.佛學名詞。佛家指能產生感覺、善惡觀念的機體或精神力量。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為六根。
宋蘇軾《祭佛陀波利文》:“大拯羸餓,以廢信根。”
清龔自珍《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》:“眾生有福無福,根利純不同,經之字句多寡不同,說之之延促不同。”
12.佛學名詞。生殖器。
《法苑珠林》卷六:“四天下人,若行欲時,二根相到,流出不凈。一切諸龍、金翅鳥等,若行欲時,二根相到,但出風氣,即得暢通,無有不凈。”
13.量詞。用於條形物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槐柳楸梓梧柞》:“一畝,二千一百六十根,三十畝,六萬四千八百根。”
唐杜甫《課伐木》詩:“人肩四根已,亭午下山麓。”
艾蕪《人生哲學的一課》:“隻是每一條骨髓中,每一根血管裏,每一顆細胞內,都燃燒著一個原始的單純的念頭:我要活下去。”
14.數學名詞。代數方程中未知數的值,或稱代數方程式的解。
15.數學名詞。方根的簡稱。
16.化學名詞。即帶電的基。如:硫酸根、氨根。
阅读:22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