瞑
瞑字的筆畫:15畫;
I
míng
ㄇ〡ㄥˊ
〔《廣韻》莫經切,平青,明。〕
1.閉;合上。參見“瞑目”。
2.閉目。
《左傳·襄公十九年》:“﹝荀偃﹞二月甲寅,卒,而視,不可含。
宣子盥而撫之,曰:‘事吳敢不如事主!’猶視。
欒懷子曰:‘其為未卒事於齊故也乎?’乃復撫之曰:‘主茍終,所不嗣事於齊者有如河!’乃瞑,受含。”
《呂氏春秋·知接》:“人之目,以照見之也,以瞑,則與不見同。”
漢劉向《說苑·談叢》:“惠施卒而莊子深瞑不言,見世莫可與語也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嘉遯》:“並默則子貢與喑者同口,鹹瞑則離朱與矇瞽不殊矣。”
元俞琰《席上腐談》:“邵康節曰……飛之類喜風,而敏於飛上。走之類喜土,而利於走下。在水者不瞑,在風、在地者瞑。”
3.眼睛昏花。
《晉書·山濤傳》:“臣耳目聾瞑,不能自勵。”
唐李節《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》:“即一夫不幸而有寒暑風濕之痾,背癃而足躄,耳聵而目瞑,於是攻熨之術用焉。”
4.昏暗。
宋陸遊《風雲晝晦夜遂大雪》詩:“草木盡偃伏,道路瞑不分。”參見“瞑瞑”。
5.見“瞑臣”、“瞑士”。
6.通“暝”。暮;黃昏。
唐韓愈《春雪》詩:“瞑見迷巢鳥,朝逢失轍車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遊武彜山日記》:“亟辭去,抵舟,已入瞑矣。”
II
mián
ㄇ〡ㄢˊ
〔《廣韻》莫賢切,平先,明。〕
〔《廣韻》莫甸切,去霰,明。〕
1.通“眠”。假寐,小睡。亦泛指睡覺。
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今子外乎子之神,勞乎子之精,倚樹而吟,據槁梧而瞑。”
《楚辭·招魂》:“致命於帝,然後得瞑些。”
王逸註:“瞑,臥也。”
《文選·嵇康〈養生論〉》:“夜分而坐則低迷思寢,內懷殷憂,則達旦不瞑。”
李善註:“瞑,古眠字”。
《新唐書·蕭遘傳》:“﹝遘﹞道三峽,方迫畏不瞑,若有人謂曰:‘公無恐,予為公呵禦。’遘怳悟。”
南唐馮延巳《菩薩蠻》詞之三:“欹枕不成瞑,關山人未還。”
2.見“瞑眩”。
阅读:140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