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帨

帨字的筆畫:10畫;

shuì

ㄕㄨㄟˋ

〔《廣韻》舒芮切,去祭,書。〕

〔《廣韻》此芮切,去祭,清。〕

1.佩巾。古代女子出嫁時,母親所授。用以擦拭不潔。在家時掛在門右,外出時繫在身左。

《詩·召南·野有死麇》:“無感我帨兮,無使尨也吠。”

毛傳:“帨,佩巾也。”

《儀禮·士昏禮》:“母施衿結帨曰:‘勉之敬之,夙夜無違宮事。’”漢揚雄《法言·寡見》:“今之學也,非獨為之華藻也,又從而繡其鞶帨。”

清洪昇《長生殿·舞盤》:“日影耀椒房,花枝弄綺窗,門懸小帨赭羅黃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八回:“這方粗布便叫作‘帨’,濕了用洗家夥的。”

2.泛指巾帕。

宋司馬光《上皇太後疏》:“今既正位中宮,得復奉膳羞盥帨以事殿下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七回:“二門旁擺了盥盆,盥帨。”

3.拭擦。

《禮記·內則》“盥卒授巾”漢鄭玄註:“巾以帨手。”

《新唐書·禮樂誌七》:“皇帝帨手取觶,以柶祭醴。”

4.蒙,覆蓋。

清張岱《陶庵夢憶·龍山放燈》:“父叔輩張燈龍山,剡木為架者百,塗以丹雘,帨以文錦,一燈三之。”

阅读:1359

●帨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