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形
(無形,無形)
1.不見形體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聽於無聲,視於無形。”
孔穎達疏:“視於無形者,謂視而不見父母之形。”
唐劉禹錫《天論》:“以目而視,得形之粗者也;以智而視,得形之微者也。烏有天地之內有無形者耶?”
2.不露形跡;未露形跡。
《孫子·虛實》:“故形兵之極,至於無形。”
梅堯臣註:“兵本有形,虛實不露,是以無形,此極致也。”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蓋明者遠見於未萌,而智者避危於無形。”
《新五代史·雜傳二·溫韜》:“而未然之禍,難述於無形,不足以動其心歟?”清陳裴之《湘煙小錄·香畹樓憶語》:“然能儲一有用之材,即可弭一無形之禍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八:“倒好像夫妻之間有一條什麽無形的墻壁阻隔著似的。”
3.猶言不知不覺。
《晉書·樂誌上》:“同進退讓,化漸無形。大和宣洽,通於幽冥。”
洪深《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》上篇三:“而若幹戲劇工作者,也已有形或無形地受到它們的影響了。”
阅读:18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