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耗

耗字的筆畫:10畫;

I

hào

ㄏㄠˋ

〔《廣韻》呼到切,去號,曉。〕

“藃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虧損;消耗。

《莊子·達生》:“臣將為鐻,未嘗敢以耗氣也,必齊以靜心。”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極言》:“夫有盡之物,不能給無已之耗;江河之流,不能盈無底之器也。”

唐韓愈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金帛糧畜,耗於賞給。”

清惲敬《上汪瑟庵侍郎書》:“竊意迂戇之質,百無可為,惟耗升鬥祿為讀書自守之資,可以盡年,可以長世。”

2.不足。

《禮記·王制》:“用地小大,視年之豐耗。”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河水五》:“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,河盛則通津委海,水耗則微涓絕流。”

3.零落。

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:“秋行夏令,華;行春令,榮;行冬令,耗。”

高誘註:“耗,零落也。”

4.損害。

《韓非子·孤憤》:“重人也者,無令而擅為,虧法以利私,耗國以便家,力能得其君,此所為重人也。”

《舊唐書·楊元卿傳》:“元卿潛奉朝廷,內耗少陽之事。”

宋蘇軾《司農少卿範子淵可知兗州制》:“有司言汝治河無狀,耗國勞民,積歲而不成功。”

5.鏟除。參見“耗稻”。

6.消息;音信。今多指壞的消息。

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修身者以此別君子小人,治鄉治邦蒞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,則萬不失一。”

唐康駢《劇談錄·韋顓梟鳴》:“放牓之夕,風雪凝沍,報光成名者,絡繹而至,顓略無登第之耗。”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三:“張生託貧僧敬問一耗,未審懿旨若何。”

清李漁《奈何天·攢羊》:“探得叛軍的耗,日行二百程途,不眠不醉不呼盧,晝夜趲行在路。”
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七章:“她伏在桌上好像突然聽到她熱愛的朋友的死耗一樣痛心地哭了!”如:噩耗;兇耗。

7.禍亂;禍祟。

《元典章·戶部十·租稅》:“兩廣這幾年被草賊作耗,百姓失散了。”

《水滸傳》第一一○回:“卻說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內,見天子在披香殿與百官文武計事,正說江南方臘作耗。”

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或有鬼祟作耗,求他書符鎮宅,遇著喫狗肉,就把箸蘸著狗肉汁,寫個符去,教人貼於大門。”

《三俠五義》第二回:“你這等見神見鬼的,不是妖精作了耗了?”

8.拖延。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這個當兒越耗,雨越不住。”

老舍《黑白李》:“事情越來越緊了,電車公司已宣布出開車的日子。我不能再耗著了,得告訴黑李去。”

9.方言稱鼠為“耗子”。亦簡稱“耗”。

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老耗子和眾耗見他這樣,恐他不諳練,又怯懦無力,不準他去。”參見“耗子”。

10.舊時官府徵收錢糧時,以損耗為名,在正額外例有附加部分,稱“耗”。

明馮夢龍《智囊補·明智·周忱》:“周文襄公巡撫江南,時蘇州逋稅七百九十萬石,公閱牒大異,詢父老皆言吳中豪富有力者,不出耗,並賦之貧民,貧民不能支,盡流徙。”如:火耗;耗米。參見“耗羨”。

II

máo

ㄇㄠˊ

〔《集韻》謨袍切,平豪,明。〕

罄盡,沒有。

《漢書·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》:“訖於孝武後元之年,靡有孑遺,耗矣!”顏師古註:“言無有獨存者,至於耗盡也。今俗語猶謂無為耗,音毛。”

III

mào

ㄇㄠˋ

〔《字彙》莫報切〕

通“眊”。

昏亂不明。

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少而理曰治,多而亂曰耗。”

《漢書·景帝紀》:“其令二千石各脩其職,不事官職耗亂者,丞相以聞,請其罪。”

顏師古註:“耗,不明也,讀與眊同。”

阅读:1383

●耗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