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領神會
【成語】:心領神會
【拼音】:xīn lǐng shén huì
【解釋】:領、會:領悟,理解。指對方沒有明說,心裏已經領會。
【出處】:明·吳海《送傅德謙還臨川序》:“讀書有得,冥然感於中,心領神會,端坐若失。”
【示例】:聞語法要,輒~。 ★明·趙弼《覺壽士的意思" href="dictscitmy2h2xlx.html">居士傳》
【歇後語】:肚臍眼裏燒香;紅娘拿到鶯鶯的信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於詩文、語言等
【英文】:understand tacitly
【日文】:心で悟(さと)る,よくのみこむ
【德文】:sofort intuitiv auffassen
內心深刻地領會。
元吳海《送傅德謙還臨川序》:“讀書有得,冥然感於中,心領神會,端坐若失。”
明宋濂《故三槐隱士王府君墓誌銘》:“君從傍聽之,心領神會,至忘寢食,其學遂大進。”
太平天國洪仁玕《資政新篇》:“至立法一則,閱下自可心領神會,而法在其中矣。”
劉心武《班主任》四:“謝惠敏對他們的‘教誨’並不能心領神會,因為她沒有絲毫的政治投機心理,她單純而真誠。”亦作“心領神悟”、“心領意會”。
朱自清《經典常談·四書》:“會讀書的,細加玩賞,自然能心領神悟,終身受用不盡。”
鄒韜奮《經歷》五六:“他們不許用‘帝國主義’,所以各報遇著這個名詞,總寫作‘××主義’,讀者看得慣了,也就心領意會。”
阅读:188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