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待

待字的筆畫:9畫;

I

dài

ㄉㄞˋ

〔《廣韻》徒亥切,上海,定。〕

1.等待;等候。

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義,必自斃,子姑待之。”

唐韓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》詩:“積雪驗豐熟,幸寬待蠶麰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“慢些,待我吃完了說。”

2.對待;待遇。

《論語·微子》:“若季氏則吾不能,以季孟之間待之。”

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,髡因謝去。”

宋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:“約之以禮矣,不循禮則待之以流殺之法。”

郁達夫《沈淪》六:“他每達到這一個結論的時候,必盡把長兄待他苛刻的事情,細細回想出來。”

3.接待;款待。

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於是嬰迺禮文,使主家待賓客。”

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太公道:‘村落無甚相待,休得見怪。’”

《征四寇》第二回:“太公拜謝,即待酒飯。”

4.供給。

《周禮·天官·大府》:“關市之賦,以待王之膳服;邦中之賦,以待賓客;四郊之賦,以待稍秣。”

鄭玄註:“待猶給也。”

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:“辨六尊之名物,以待祭祀賓客。”

鄭玄註:“待者有事則給之。”

5.假貸,寬宥。

《國語·晉語八》:“以其五賢陵人,而以不仁行之,其誰能待之?”韋昭註:“待猶假也。”

6.止;留住。

《論語·微子》:“齊景公待孔子。”

邢昺疏:“景公止孔子。”

《穆天子傳》卷二:“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,乃命邢侯待攻玉者。”

郭璞註:“待,留之也。”

7.防備;抵禦。

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內官序當其夜,以待不虞。”

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說侮不懦,執政不貳,帥大讎以憚小國,其誰雲待之。”

韋昭註:“以楚大讎,為魯作難,其誰能待之?待,猶禦也。”
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趙亦盛設兵以待秦,秦不敢動。”

《後漢書·公孫瓚傳》:“今吾諸營樓櫓千裏,積穀三百萬斛,食此足以待天下之變。”

宋王禹偁《濟州眾等寺新修大殿碑序》:“未改邑時,粵有茲寺之額,院宇弗葺,垣墉半傾,待風雨避燥濕外,則無觀焉。”

8.依靠;依恃。

《商君書·農戰》:“國待農戰而安,主待農戰而尊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風骨》:“故辭之待骨,如體之樹骸,情之含風,猶形之包氣。”

明李贄《答友人書》:“既不是學,又不是性,吾真不知從何處而來也,或待因緣而來乎?”康有為《大同書》己部第一章:“人口日眾,室屋當增,家人嗷嗷,待於一人。”

9.須,需要。
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至天道命,不傳;傳其人,不待告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待,須也。”

《二程遺書》卷十八:“為常人言,纔知得非禮不可為,須用勉強;至於知穿窬不可為,則不待勉強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許欽文》:“然而人間之黑暗,則自然更不待言。”

10.欲;將要。

宋歐陽修《玉樓春》詞:“人心花意待留春,春色無情容易去。”

元無名氏《碧桃花》楔子:“明日是三月十五日,我待請親家來慶賞牡丹,你意下如何?”

《水滸傳》第四七回:“看看天色待晚,又不見杜興回來,李應心中疑惑,再教人去接。”

巴金《家》二十:“大家正待說話,忽然晴空響起一個霹靂。”

11.用同“代”。替代。參見“待替”、“待東”。

12.助詞。相當於“呵”、“啊”。

宋何夢桂《沁園春·壽何逢原北堂》詞:“問韶光九十,何如今待!明朝最處,好是明年。”

元高文秀《黑旋風》第三摺:“叔待!叔待!你家裏有人麽?”

13.助詞。猶“得”。

元王氏《粉蝶兒·詠趕蘇卿寄情》套曲:“怕不待剖開肺腑,都向詩中分付。”
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八五回:“這兩日眼皮兒懶待開……身子好生沈困。”

14.通“持”。執持;持守。

《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》:“左人待載。”

鄭玄註:“古文待為持。”

漢劉向《列女傳·魯公乘姒》:“君子謂公乘姒緣事而知弟之遇禍也,可謂智矣。待禮然後動,不茍觸情,可謂貞矣。”

15.通“特”。特別。

《漢書·韓延壽傳》:“歸舍,召見門卒。卒本諸生,聞延壽賢,無因自達,故代卒,延壽遂待用之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漢書十二》:“待讀為特……待、特聲相近,故字相通。”

16.見“待古”、“待剛”。

II

dāi

ㄉㄞ

猶呆。耽擱;停留。
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回:“晁大舍將息調理,也整待了一個月,至十二月十五日起來梳洗,身上也還虛飄飄的。”

郭小川《雪滿天山路》詩:“體質不強的,也不妨到這兒待一待!”張天翼《大林和小林》第十八章:“連洞也沒有打一個,隻能待在露天下面,一天到晚日曬雨淋的。”

巴金《懷念蕭珊》:“我在幹校待了五天,無法同家裏通消息。”

阅读:2545

●待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