擇善而從
【成語】:擇善而從
【拼音】:zé shàn ér cóng
【出處】: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【示例】:遇事必詳為考慮,而後與部下商議,~。 ★老舍《張自忠·劇中重要人物說明》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;指學好
【英文】:choose and follow what is right
【成語故事】:春秋時期,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,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,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。他想啟用魏戊,擔心人家說他偏私,問大夫成傳,成傳認為隻要有才德,就不論親疏,關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,能不能賞罰分明
(擇善而從,擇善而從)
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。”
晉範寧《<春秋穀梁傳>序》:“夫至當無二,而三《傳》殊說,庸得不棄其所滯,擇善而從乎?”唐張九齡《敕議放私鑄錢》:“且欲不禁私鑄,其理如何?公卿百僚,詳議可否,朕將親覽,擇善而從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清廷預備立憲·立憲紀聞》:“遊歷各國,考求政治,以期擇善而從。”
謝覺哉《不惑集·不合理的現象應該成為過去了》:“歷史上總是把‘反省’、‘擇善而從’、‘與人為善’作為美德,而把假權徇私懸為大戒。”
阅读:172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