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恭畢敬
【成語】:畢恭畢敬
【拼音】:bì gōng bì jìng
【出處】:《詩經·小雅·小弁》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軍長為李玉堂,一山東大漢,抵軍部時,在門外相迎,畢恭畢敬。”
【示例】:[韓老六]對於窮人的~的招呼從不理睬,而對於有錢的人,有說有笑。 ★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二
【近義詞】:必恭必敬
【歇後語】:王八敬禮
【語法】:作狀語、定語;形容人的態度
【英文】:cap in hand
【日文】:至極丁寧(しごくていねい)だ,きわめてうやうやしい
【俄文】:быть весьмá почтительным
【成語故事】:西周周幽王十分昏庸暴虐,十分寵愛褒國進獻的美女褒姒,想盡千方百計並不惜一切代價地讓褒姒一笑,對外得罪各路諸侯,廢除原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。盡管如此,宜臼寫《小弁》詩抒發對父母必恭必敬的心情
(畢恭畢敬,畢恭畢敬)
十分恭敬的樣子。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軍長為李玉堂,一山東大漢,抵軍部時,在門外相迎,畢恭畢敬。”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二:“﹝韓老六﹞對於窮人的畢恭畢敬的招呼從不理睬,而對於有錢的人,有說有笑。”
茹誌鵑《高高的白楊樹·如願》:“她畢恭畢敬地把封套抹平整,又細看了一會。”
阅读:173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