螫
螫字的筆畫:17畫;
shì
ㄕˋ
〔《廣韻》施隻切,入昔,書。〕
1.毒蟲或蛇咬刺。
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猛虎之猶豫,不若蜂蠆之致螫。”
楊朔《荔枝蜜》:“大人告訴我說:蜜蜂輕易不螫人,準是誤以為你要傷害它,才螫。一螫,它自己耗盡生命,也活不久了。”
2.引申為如同毒蟲的咬刺;刺激。
魏巍《東方》第一部第八章:“她的眼睛叫胰子水螫得睜不開,盡力擠著。”
聞捷《海燕》:“那透明的水柱接二連三地向上升去,飛濺開來,暴雨般地澆在我們身上,螫得渾身疼不可耐。”
3.毒害。
漢班固《西都賦》:“流大漢之愷悌,盪亡秦之毒螫。”
4.引申為危害。
宋王安石《京東提點刑獄陸君墓誌銘》:“智高螫邊,吏不時搏,君書驛上,焯有方略。”參見“螫毒”。
5.惱怒。
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有如兩宮螫將軍,則妻子毋類矣。”
裴駰集解引張晏曰:“兩宮,太後、景帝也。螫,怒也。毒蟲怒必螫人。又火各反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螫音釋。謂怒也,毒蟲怒必螫人。又音火各反。
《漢書》作‘奭’,奭即螫也。”
6.蠍的前螯。
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蟲篇》:“蠍前謂之螫,後謂之蠆。”
阅读:119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