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行
(遊行,遊行)
1.虛浮不實,沒有原則的行為。
漢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一》:“色取仁以合時好,連黨類,立虛譽以為權利者,謂之遊行。”
《晉書·陳頵傳》:“至今朝士縱誕,臨事遊行,漸弊不革,以至傾國。”
《資治通鑒·漢武帝元朔二年》:“世有三遊,德之賊也:一曰遊俠,二曰遊說,三曰遊行。”
2.遊覽;漫遊。
三國魏曹植《毀鄄城故殿令》:“鄄城有故殿,名漢武帝殿,昔武帝好遊行,或所幸處也。”
五代齊己《戒小師》詩:“不肯吟詩不聽經,禪宗異嶽懶遊行。”
明李東陽《賞花夜歸圖》詩:“江南三月花滿城,城南城北堪遊行。”
3.逛遊;行走。
《百喻經·田夫思王女喻》:“昔有田夫,遊行城邑,見國王女,顏貌端正,世所希有,晝夜想念,情不能已。”
明歸有光《保聖寺安隱堂記》:“遊行寺中,尋古碑刻,殆無存者。”
張篁溪《章太炎先生在獄佚聞錄》:“牢中星期日停工,各犯得稍稍遊行,惟有巡捕監視之。”
4.遊動著行進。
陳夔龍《夢蕉亭雜記》卷二:“煙波一舸任遊行,三海風光畫不成。”
阅读:122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