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如
1.連詞。表示另提一事。
《史記·遊俠列傳》:“韓子曰:‘儒以文亂法,而俠以武犯禁。’二者皆譏,而學士多稱於世雲。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,輔翼其世主,功名著於《春秋》,固無可言者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蔡邕銘思,獨冠古今;橋公之鉞,吐納典謨;朱穆之鼎,全成碑文,溺所長也。至如敬通雜器,準矱戒銘,而事非其物,繁略違中。”
2.連詞。即便;即使。
元喬吉《小桃紅·別楚儀》曲:“至如小子,十分不是,好處也想些兒。”
3.連詞。倘若;與其。
元白樸《墻頭馬上》第一摺:“至如個窮人家女孩兒到十六七,或是誰家來問親,那家來做媒,你教女孩兒羞答答說甚的。”
元鄭廷玉《忍字記》第四摺:“去時節這一科松柏樹兒高似我,至如道是長得疾,莫不是雨水多。”
4.極像。
漢王充《論衡·宣漢》:“五鳳三年,帝祭南郊,神光並見,或興子谷,燭耀齋宮,十有餘日。明年祭後土,靈光復至,至如南郊之時。”
阅读:113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