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聞
(聲聞,聲聞)
I
梵文的意譯。佛家稱聞佛之言教,證四諦之理的得道者。常指羅漢。
《大乘義章》卷十七:“觀察四諦而得道者,悉名聲聞。”
《大乘義章》卷十七:“從佛聲聞而得道者,悉名聲聞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維摩經押座文》:“五百聲聞皆被訶,住相法空分取證。”
II
1.亦作“聲問”。音信。
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寡君句踐乏無所使,使其下臣種,不敢徹聲聞於天王。”
《呂氏春秋·贊能》:“孫叔敖、沈尹莖相與友,叔敖遊於郢三年,聲問不知,修行不聞。”
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前發匈奴時,胡婦適產一子通國,有聲問來,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。”
《北史·儒林傳下·劉炫》:“炫與妻子,相去百裏,聲聞斷絕。”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謬誤》:“丁晉公之逐,士大夫遠嫌,莫敢與之通聲問。”
範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:“唐北庭節度使李元忠、安西四鎮留後郭昕率將士守境,與朝廷聲問中斷。”
2.亦作“聲問”。名聲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德至者色澤洽,行盡而聲問遠。”
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》:“子聞寡人之聲聞,亦何如焉?”
《三國誌·蜀誌·許靖傳》“南陽宋仲子於荊州與蜀郡太守王商書”裴松之註引晉陳壽《益州耆舊傳》:“商字文表,廣漢人,以才學稱,聲問著於州裏。”
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健馱邏國》:“﹝論師﹞少好學,有才辯,聲聞遐被,法俗歸心。”
宋沈遼《真覺開堂》:“自諸祖述作已達者,皆著聲問。”
清曹寅《題雲辨上人小照》詩:“行識自來矜色相,聲聞何惜證飛仙。”參見“聲聞過情”。
阅读:102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