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儀

ok8.org > 詞典 > 羽儀

(羽儀,羽儀)

1.《易·漸》:“鴻漸於陸;其羽可用為儀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處高而能不以位自累,則其羽可用為物之儀表,可貴可法也。”後因以“羽儀”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,被人尊重或堪為楷模。

南朝梁沈約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公以宗室羽儀,允膺嘉選。”

唐韓愈《燕喜亭記》:“智以謀之,仁以居之,吾知其去是而羽儀於天朝也不遠矣。”

2.猶翼翅。

晉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湛淡羽儀,隨波參差。理翮整翰,容與自玩。”

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效嵇康<言誌>》:“靈鳳振羽儀,戢景西海濱。”

唐聶夷中《胡無人行》:“更願生羽儀,飛身入青冥。”

3.引申為輔翼。

唐張九齡《唐故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誌銘》:“翰飛戾天,羽儀清朝。”

宋陳亮《祭郭德揚文》:“晚值兄疾,賴君羽儀。”

4.儀仗中以羽毛裝飾的旌旗之類。

《南齊書·東昏侯紀》:“帝烏帽褲褶,備羽儀,登南掖門臨望。”

《周書·皇後傳·武帝阿史那皇後》:“純等設行殿,列羽儀,奉之以歸。”

《舊唐書·魏徵傳》:“徵平生儉素,今以一品禮葬,羽儀甚盛,非亡者心誌。”

5.指帝王衛隊。

唐樊綽《蠻書·南蠻條教》:“羽儀亦無員數,皆清平官等子弟充,諸蠻不與焉。常在雲南王左右。羽儀長帳前管係之。”

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以清平子弟為羽儀,王左右有羽儀長八人,清平官見王不得佩劍,唯羽儀長佩之為親信。”

阅读:1107

●羽儀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