腫
簡體腫字的筆畫:8畫;繁體腫字筆畫:13畫。
(腫,腫)
zh·ng
ㄓㄨㄥˇ
〔《廣韻》之隴切,上腫,章。〕
1.肌肉浮脹。
《左傳·定公十年》:“公閉門而泣之,目盡腫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二回:“看那店主人時,打的半邊臉都腫了,半日掙紮不起。”
丁玲《韋護》第二章九:“果然,珊珊哭過了,眼皮有點紅腫。”
2.脹痛;癰。
《呂氏春秋·盡數》:“形不動則精不流,精不流則氣鬱,鬱處頭則為腫為風。”
高誘註:“腫與風,皆首疾。”
《素問·大奇論》:“肝滿,腎滿,肺滿,皆實即為種。”
王冰註:“腫,謂癰腫也。”
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病見寒氣則遺溺,使人腹腫。”
《後漢書·濟北惠王壽傳》:“頭不枇沐,體生瘡腫。”參見“腫瘍”。
3.謂物體臃腫。
《周禮·考工記·輪人》:“凡揉牙,外不廉而內不挫,旁不腫,謂之用火之善。”
阅读:113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