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
簡體減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減字筆畫:12畫。
(減,減)
ji·n
ㄐ〡ㄢˇ
〔《廣韻》古斬切,上豏,見。〕
〔《廣韻》下斬切,上豏,匣。〕
1.去掉一部分。
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樂也者,動於內者也;禮也者,動於外者也。故禮主其減,樂主其盈。”
戰國楚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東家之子,增之一分則太長,減之一分則太短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樂府》:“故陳思稱左延年閑於增損古辭,多者則宜減之,明貴約也。”
唐韓愈《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》:“人遭水旱,賦窘,公曰:‘我且減燕樂,絕他用,錢可足乎?’”
2.減輕;降低。
《左傳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,古之遺直也。治國制刑,不隱於親,三數叔魚之惡,不為末減。”
杜預註:“減,輕也。”
《晉書·王渾傳》:“渾所歷之職,前後著稱,及居臺輔,聲望日減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○八回:“今年雖是緩決人犯,明年不知可能減等。”
3.不足,不到。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河水一》:“從此北行二裏,佛於一大樹下石上東向坐,食糜處,樹石悉在,廣長六尺,高減二尺。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:“王右軍年減十歲時,大將軍甚愛之,恆置帳中眠。”
唐柳宗元《石渠記》:“潭幅員減百尺,清深多鯈魚。”
4.遜於;亞於。
《晉書·郭奕傳》:“羊叔子何必減郭大業!”唐杜甫《戲韋偃為雙松圖歌》:“我有一匹好東絹,重之不減錦繡段。”
宋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韓吏部下》:“東坡雲:退之尋常詩自謂不逮李杜,至於‘昔尋李願向盤谷’一篇,獨不減子美。”
方光燾《瘧疾》:“新秋的天氣,在白天裏,雖然是赤日當空不減夏天的炎熱;但一到晚上,那一陣陣的微風,迎面吹來,頓使溽暑全消。”
5.數學運算方法之一。即求兩數之差的計算方法。
《周髀算經》卷上“夏至之日中與夜半,日光九萬六千裏過極相接”漢趙爽註:“倍日光所照,以夏至日道徑減之,餘即相接之數。”
宋沈括《夢溪筆談·技藝》:“以上廣減下廣,餘者半之為句。”如:八減三等於五。
6.滅絕。
《左傳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克減侯宣多而隨蔡侯以朝於執事。”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春秋左傳上》:“減謂滅絕也。”
7.分。
《管子·山至數》:“四減國穀,三在上,一在下。”
郭沫若等集校:“減,謂分也。言四分其國穀,三分在上,一分在下。”
8.姓。
漢代有減宣。見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。
阅读:128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