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胎換骨
【成語】:脫胎換骨
【拼音】:tuō tāi huàn gǔ
【解釋】:原為道教用語。指修道者得道以後,就轉凡胎為聖胎,換凡骨為仙骨。現比喻通過教育,思想得到徹底改造。
【出處】:宋·釋惠洪《冷齋夜話》卷一:“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,謂之換骨法;窺入其意而形容之,謂之奪胎法。”
【示例】:那長老自服了草還丹,真是~,神爽體健。 ★明·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二十七回
【近義詞】:洗心革面、換骨脫胎
【英文】:be reborn
【日文】:換骨奪胎(かんこつだったい
【法文】:faire peau neuve
【德文】:sich von Grund auf ǎndern
【成語故事】:奪胎換骨原是道家的說法即吃了金丹換去凡骨凡胎後成仙。古代文人借用以前古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,黃庭堅認為這是換骨法,深入研究古文的原意進一步加以刻劃形容,這叫奪胎法。也有人說不蹈古人一言一句,用奪胎換骨法可以點鐵成金
元喬吉《折桂令·紅梅徐德可索賦類卷》曲:“返老還童,脫胎換骨,飽養煙霞。”
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鬧華光廟》:“凡人成仙,脫胎換骨,定然先將俗肌消盡,然後重換仙體。此非肉眼所知也。”
《西遊記》第二七回:“那長老自服了草還丹,真是脫胎換骨,神爽體健。”亦省作“脫骨”。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·叛賊·妖人劉天緒》:“妄言近橋有退骨塘,入浴其中,即脫骨成佛。”
明俞弁《逸老堂詩話》卷下:“余曾見僧仲璋一詞雲:‘萬事悠悠輸一醉,花酒休教離手。’性甫句得非此詞脫胎換骨否?”清錢謙益《讀杜小箋上》:“班賦序建武革命之事,幾二百言,此詩(杜甫《行次昭陵》)以二十字隱括無遺詞。古人脫胎換骨之妙,最宜深味。”亦作“脫骨換胎”。
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二幕:“夏完淳:哪裏,我的《大哀賦》完全摹仿《哀江南》的。
盛薀貞:你卻是脫骨換胎。”亦省作“脫換”。
清鈕琇《觚賸續編·脫換法》:“‘寄愁天上,埋憂地下’,本仲長統語,而陳臥子《秋懷》則曰:‘不信有天常自醉,最憐無地可埋憂。’是知不論何語,一經脫換,便成佳句。”
3.形容思想上發生根本性的變化。
巴金《隨想錄·“五四”運動六十周年》:“有一個時期我的確相信別人所宣傳的一切,我的確否定自己,準備從頭做起,認真改造,‘脫胎換骨,重新做人’。”
孫犁《秀露集·戲的夢》:“我不知道牙齒整齊不整齊,和受沖擊大小,有何關聯,難道都要打落兩顆門牙,才稱得上脫胎換骨嗎?”
阅读:13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