渥
渥字的筆畫:12畫;
I
òu
ㄡˋ
〔《集韻》於候切,去候,影。〕
漚。用液體浸泡。
《墨子·雜守》:“諸林木渥水中,無過一茷。”
孫詒讓間詁:“蘇雲:‘林,疑當作材。渥,浸漬也。’案:蘇校是也。”
II
wū
ㄨ
〔《集韻》烏谷切,入屋,影。〕
1.用同“焐”。用熱的東西接觸涼的使變暖。
《紅樓夢》第五一回:“一面又見晴雯兩腮如胭脂一般,用手摸一摸,也覺冰冷。
寶玉道:‘快進被來渥渥罷。’”
《陝北民歌·父子攬工》:“腳手凍的一齊木,進門脫鞋炕上渥。”
2.方言。陷入泥中。
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一:“車子慢慢地走著,在一個泥窪子裏渥住了。”
III
wò
ㄨㄛˋ
〔《廣韻》於角切,入覺,影。〕
1.沾濕,沾潤。
《易·鼎》:“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兇。”
王弼註:“渥,沾濡之貌也。既覆公餗,,體為渥沾。”一本作“刑渥”,謂大刑也。見李鼎祚集解引虞翻註。
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效李陵〈從軍〉》:“日暮浮雲滋,渥手淚如霰。”
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二:“頃臘月已來,上三次祈雪,仍未渥霈祥霙。”
2.光潤;光澤。
宋曾鞏《八月二十九日小飲》詩:“脫苞紫栗迸,透葉紅梨渥。”參見“渥采”。
3.濃厚;優厚。
《韓非子·說難》:“夫曠日離久,而周澤既渥,深計而不疑,引爭而不罪,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,直指是非以飾其身,以此相持,此說之成也。”
漢王充《論衡·齊世》:“萬物之生,俱得一氣。氣之薄渥,萬世若一。”
清納蘭性德《忠箴》:“爾食爾衣,鹹帝之澤,恩之渥矣,真同罔極。”
4.指恩澤。
南朝宋謝惠連《祭古冢文》:“射聲垂仁,廣漢流渥。”
唐杜甫《覽柏中丞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》詩:“高名入竹帛,新渥照乾坤。”
《舊唐書·王承宗傳》:“曠滌乃愆,斷於朕誌;復此殊渥,當懷永圖。”
5.美麗。參見“渥須”。
6.紅色。
唐許渾《贈蕭煉師》詩:“朱顏常似渥,綠髮已如尋。”
唐張賁《悼鶴和襲美》:“渥頂鮮毛品格馴,莎庭閒暇重難群。”
宋李綱《檳榔》詩:“乍餐顏愧渥,頻嚼齒愁疲。”
7.渥窪水的簡稱。傳說中產神馬之地。
清閻爾梅《贈孟依之》詩:“豈有渥中駿,甘為轅下駒?”參見“渥窪”。
阅读:140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