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鬼蛇神
【成語】:牛鬼蛇神
【拼音】:niú guǐ shé shén
【解釋】:牛頭的鬼,蛇身的神。原形容虛幻怪誕。後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。
【出處】:唐·李賀《李賀集序》:“鯨吸鰲擲,牛鬼蛇神,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。”
【示例】:更有一種可笑的,肚子裏原沒有什麽,東拉西扯,弄得~,還自以為奧博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八十二回
【近義詞】:牛頭馬面、妖魔鬼怪、蛇神牛鬼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壞人
【英文】:bad elements
【成語故事】:唐朝時期,多才而短命的詩人李賀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,例如“雄雞一唱天下白”、“黑雲壓城城欲摧”等名句,至今被人傳誦,詩人杜牧還專門給他寫《李賀詩序》,評價他的詩為:“鯨呿鰲擲,牛鬼蛇神,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。”
阅读:192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