鋒鏑
(鋒鏑,鋒鏑)
1.刀刃和箭鏃。借指兵器。
《史記·秦漢之際月表》:“墮壞名城,銷鋒鏑,鉏豪桀,維萬世之安。”
唐張說《贈上柱國郭君碑》:“命公統隴右之騎,濟河曲之師,鋒鏑爭先,玉石俱碎。”
清方文《述哀》詩:“身是刀俎餘,尚恐嬰鋒鏑。”
劉半農《歐洲花園》:“英人,果敢人也,禦木訥之假面,而藏鋒鏑於其中。”
2.指戰爭。
《南史·劉懷敬傳》:“又詔故晉壽太守姜道盛殞身鋒鏑,可贈給事中,賜錢十萬。”
宋梅堯臣《和穎上人南徐十詠·鐵甕城》:“前朝經喪亂,曾是輕鋒鏑。”
清劉大櫆《<朱子潁詩集>序》:“其出入師旅,屢經鋒鏑之危。”
李一《荊宜施鶴光復記》:“荊州彈丸一城,謂能抵禦義師,倖免鋒鏑,吾知其難。”
阅读:13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