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聖

字的:5;繁體聖字筆畫:13畫。

()

shèng

ㄕㄥˋ

同“”。

字的:5;繁體聖字筆畫:13畫。

(,)

shèng

ㄕㄥˋ

〔《》式正切,去,。〕

亦作“”。

1.事不通,光大而化,超越凡人者。

《·洪》:“恭作,作乂,明作晢,作,睿作。”

孔:“事不通之。”

《·小雅·小旻》:“靡止,或或否。”

毛:“人有通者,有不能者。”

《孟子·心下》:“充而有光之大,大而化之之,而不可知之之神。”

夏侯湛《子》:“既天,亦希。”

明王守仁《》卷上:“人到乎天理方是,金到足色方是精。”

2.明睿智。

《·解》:“其在朝廷道仁之序。”

俞樾《群平·四》:“凡以仁言者,即知也。”

《老子》:“智,民利百倍。”

王弼:“智,才之善也。”

《文子·道德》:“文子智。

老子曰:而知之,也;而知之,智也。”

《·升》:“今人朝,皆曰公明,明者不,者不。”

《微居·》:“近,故耳,此文及《文子》用本。”

3.通物理,有所造明。

《·》:“故知之情者能作,之文者能述;作者之,述者之明;明者,述作之也。”

孔疏:“者,通物理。”

清自珍《祀典》之四:“物前民曰,躬行孝悌曰,守文抱道曰。”

4.人。指儒家所道德智能高超的理想人物。

《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何事仁,必也乎!’”

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我亦欲正人心,息邪,距詖行,放淫,以承三者,好哉,予不得已也。”

南朝梁勰《文心·原道》:“至夫子,秀前哲,鎔六,必金而玉振。”

5.孔子。

司彪《山》:“感彼孔歎,哀此年命促。”

清曰霖《人麈·仆碑遭》:“吾邑士,凡在朔望,莫不入。”

6.古之王天下者。亦帝王或太的。

《氏春秋·求人》:“古之有天下者七十二。”

《史·秦始皇本》:“秦,始定刑名,章。”

唐李商《碑》:“元和天子神武姿,彼何人哉羲,誓上雪列,坐法中朝四夷。”

宋《和昌言喜雨》:“二勤忘食,百神奔走。”

王十朋引次公曰:“二,日哲宗太也。”

《花月痕》第四七回:“荷生面,官,也不。”

7.言神的。封建代帝王或帝王有的事物之。

唐杜甫《述古》之三:“惟高祖,功自曹。”又如:代;旨;;。亦宗教信徒所崇拜的事物的尊。如;。亦冠朝代名前,用以本朝。

宋《老庵》卷六:“至太平以,乃以年文,至今皆然……然今中又有‘宋’者,大小皆有之。”

清魏源《〈武〉》:“堂者如之何?曰:清尚矣。”

8.冠朝代名前,用以本朝。

葛洪《抱子·塞》:“仲尼世事,而非能玄默,自守者也。”

明胡麟《少室山房·九流上》:“策士,以武(武)兵,以空言令天下。”

9.超凡;超。

葛洪《抱子·辨》:“世人以人所尤,所不及者便之……者,人事之也,不文而已矣。”

《梁·王》:“善草,以楷法。

徐希秀亦能,常。”

宋王《林·》:“古之人精通一事者,亦或之。

芝精草,之草;宋傅琰仕武康、山令,能名,之傅;梁王善,、墨皆善史,皆之;隋臻精《》,之《》;唐大邃《易》,之《易》;子卿、明皆善棋,之棋;衡、忠皆善刻削,之木。言精通其事,而他人莫能及也。”

明肇淛《五俎·人部一》:“大百工技,俱有至,造其者之。”

10.精通某技或擅某事造深之人的尊。

李白《月下酌》:“所以知酒,酒酣心自。”又最者“”,指杜甫。

11.善者“酒”。

12.最者“”,指杜甫。

宋王安石《》:“巉拔青冥,仙所止留。”

清李《比目·神》:“小平浪侯晏公是也,分封水,理元。”又如天大、泰山母等,亦此之。

13.指中的神仙等。

胡麟《少室山房·玉遐二》引《太真科》:“三善道者,、真、仙也。上品曰,中品曰真,下品曰仙。三清之,各有正位,登玉清,真登上清,仙登太清。”

14.道家仙之最高者。

明萱《疑耀·巫惑人》:“南人信鬼,中有以人代神曰,即古之巫也。亦有男人之者,即古之也。”

15.巫的妄。

《北·斛律光》:“人心亦大,我前疑其欲反,果然。”

唐牢《舍弟》:“早雨知,食虎羞。”

《敦煌文集·摩文》:“有人告託解(佯),邪路求能似。”

宋庭《次中玉早梅》:“翠幕深遮,已被蜂得知。”

16.刁鑽。亦有精、乖或敏、迅速之意。

唐李白《孟浩然》:“醉月中,眠花不事君。”

宋《莘老》之六:“中之徐邈,毋多酌我次公狂。”“人”、“中人”。

17.清酒的代。亦泛指酒。

北魏道元《水·水》:“水出上谷,良南,又北,又安次南,入海。”

18.水名。即今北京市房山之琉璃河。

阅读:1361

●聖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