覘視
(覘視,覘視)
窺視,探看。
《後漢書·劉陶傳》:“四方私言,雲角等竊入京師,覘視朝政。”
《南齊書·王思遠傳》:“衣服床筵,窮治素凈,賓客來通,輒使人先密覘視,衣服垢穢,方便不前,形儀新楚,乃與促膝。”
宋程大昌《演繁露·廉察》:“因閱《漢·高帝紀》詔:‘廉問有不如吾詔者以重論之。’顏氏曰:‘廉字本作覝,其音同。’乃知廉之為察,本覝字也,有覘視之義。”
《東周列國誌》第六八回:“鮑國遣使往欒氏覘視,回報:‘欒高二位大夫,皆解衣去冠,蹲踞而賽飲。’”清許旭《閩中紀略》:“﹝耿王﹞屢使人雜在匠役中,密來覘視。”
阅读:116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