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
汪字的筆畫:7畫;
I
wāng
ㄨㄤ
〔《廣韻》烏光切,平唐,影。〕
〔《廣韻》烏浪切,去宕,影。〕
1.廣大;深廣。
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汪是土也,茍違其違,誰能懼之!”韋昭註:“汪,大貌。”
晉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振盪汪流,雷抃重淵。”
劉逵註:“汪流,水深貌。”
2.池;水或其它液體停積處。
《左傳·桓公十五年》:“祭仲殺雍糾,屍諸周氏之汪。”
杜預註:“汪,池也。”
明王誌堅《表異錄·山川》:“《左傳》‘雍氏之汪’,服虔註:‘停水曰汪。’”
《明史·列女傳二·戚家婦》:“甫合巹,而夫暴歿。婦哭之哀,投門外汪中死。”
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十章:“那小子嗷嚎一聲慘叫,倒在血汪裏。”
3.指液體聚積。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七五回:“從早晨吃了一口清茶,還汪在心裏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三一回:“地下的水,淹著床腿子;連席子上都汪著水。”
劉半農《瓦釜集·第八歌》:“高和尚格賊胚捚仔三隻筲箕團團轉,和尚娘子嘸穿嘸吃有仔眼淚隻好望肚裏汪!”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九章:“她左等一陣不見來,右等一陣不見來,眼裏不由得汪滿了淚花。”
4.溢,漫溢。
錢鍾書《圍城》五:“﹝鴻漸﹞早晨沒吃東西,吐的隻是酸水,手帕吸不盡,手指縫裏汪出來,淋在衣服上。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六章:“枝頭汪著濕潤的綠色,溫暖的陽光下,幾株碧桃含苞待放。”
陳登科等《破壁記》第四章:“她噙住已汪到眼眶邊的淚水。”
5.浸漬。
張潔《尋求》二六:“客廳裏,接待她的,是一個渾身像汪在油裏的四十多歲的男人。”
6.量詞。用於液體。
宋陳逢辰《烏夜啼》詞:“月痕未到朱扉,送郎時。暗裏一汪兒淚,沒人知。”
李廣田《畫廊集·記問渠君》:“當他說到汽笛時,我似乎正想起黃河那一汪渾濁水面的白帆。”
茹誌鵑《高高的白楊樹·新當選的團支書》:“外面,藍天像一汪靜靜的湖水,半鉤殘月還掛在西邊。”
7.象聲詞。狗吠聲。
《西遊記》第六三回:“﹝怪﹞要咬二郎,半腰裏纔伸出一個頭來,被那頭細犬,攛上去,汪的一口,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。”
8.姓。
II
w·ng
ㄨㄤˇ
〔《廣韻》紆往切,上養,影。〕
1.地名用字。
漢置汪陶縣。故城在今山西省山陰縣東。
2.通“枉”。彎曲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乙本《老子·道經》:“曲則全,汪則正。”
甲本《老子·道經》作“枉則定”。
阅读:144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