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
簡體證字的筆畫:7畫;繁體證字筆畫:19畫。
(參見証,證)
簡體證字的筆畫:7畫;繁體證字筆畫:19畫。
(證,證)
zhèng
ㄓㄥˋ
〔《廣韻》諸應切,去證,章。〕
1.告發,檢舉。
《論語·子路》:“葉公語孔子曰:‘吾黨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證之。’”
《文選·潘嶽〈關中詩〉》:“當乃明實,否則證空。”
李善註:“其言當者,明示以事實;其理否者,顯告之狀空。……《說文》曰:‘證,告也。’”
2.驗證;證實。
《楚辭·九章·惜誦》:“故相臣莫若君兮,所以證之不遠。”
王逸註:“證,驗也。”
明葉子奇《草木子·克謹》:“變不虛生,宜有其證。”
趙樹理《邪不壓正》:“臘月二十四這天,早飯以後,村支部打發人來找軟英,說有事非她去證不明白。”
3.憑證;證據。
《大戴禮記·文王官人》:“平心去私,慎用六證。”
盧辯註:“六證,六徵也。”
《晉書·範寧傳》:“時更營新廟,博求辟雍、明堂之制,寧據經傳奏上,皆有典證。”
王西彥《風雪》:“我們不能因為千百個之中有一例外,就拿例外來做證。”
4.以之為準則。
漢揚雄《太玄·從》:“次三,人不攻之,自牽從之。測曰:人不攻之,自然證也。”
範望註:“證,則也。”一說行為端正。
司馬光集註:“君子率性自從於善,不待攻治也。證當作正。”
5.諫正。
《戰國策·齊策一》:“士尉以證靖郭君,靖郭君不聽,士尉辭而去。”
高誘註:“證,諫也。”
6.佛教語。參悟,修行得道。
唐陳子昂《為人請子弟出家表》:“庶菩提之因,發揮於正覺,涅槃之證,幽贊於宸階。”
明李贄《書黃安二上人手冊》:“故釋迦成道而諸人同證妙樂,其視保守一家之人何如耶?”清王韜《淞濱瑣話·魏月波》:“修三生之慧業,證前世之夙因,永結淨緣,誕登道岸。”
7.病況,癥候。後多作“癥”。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其父之魯,過陳,遇老聃,因告其子之證。”
宋葉適《翰林醫痊王君墓誌銘》:“未嘗多用藥,病雖數證,亦纔下一藥,曰:‘此病之本也,本除而餘病去矣。’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九回:“請先生照證施治,如果好了,自當重謝。”
阅读:100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