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調
(調調,調調)
I
搖動貌。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?”陳鼓應今註:“‘調調’、‘刀刀’(‘刁刁’趙諫議本、世德堂本作‘刀刀’),皆動搖貌(向秀註)。‘調調’是樹枝大動。‘刁刁’是樹葉微動。”
II
1.架勢;樣兒。
朱自清《論書生的酸氣》:“最足以表現這種酸氣的典型,似乎是戲臺上的文小生,尤其是昆曲裏的文小生,那哼哼唧唧,扭扭捏捏,搖搖擺擺的調調兒,真夠‘酸’的!”
2.論調;腔調。
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十七章:“我說你們在黨的是一家人,一點沒說錯!一家人看見一家人親吆?你們說話一個調調,你們全姓共,是不是?”劉心武《立體交叉橋》第六章二四:“他哼著香港電影《三笑》裏的調調,開始鋪床展被。”
阅读:142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