睨
睨字的筆畫:13畫;
nì
ㄋ〡ˋ
〔《廣韻》五計切,去霽,疑。〕
“倪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視。
《左傳·哀公十三年》:“旨酒一盛兮,余與褐之父睨之。”
杜預註:“睨,視也。”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陟陞皇之赫戲兮,忽臨睨夫舊鄉。”
王逸註:“睨,視也。”
唐韓愈《答張徹》詩:“倚巖睨海浪,引袖拂天星。”
2.斜著眼(看);斜視。
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執柯以伐柯,睨而視之,猶以為遠。”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其顙有泚,睨而不視。”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相如持其璧睨柱,欲以擊柱。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一章:“他斜過眼睛睨著道靜,半天才小聲地從牙齒縫裏喊道:‘原來你的男朋友在等你!可是,我的家我要回去!’”
3.顧視;回視。
唐慧凈《雜言》詩:“北睨舍城池尚在,南睎尊嶺穴猶存。”
4.尋視。
《墨子·經說上》:“慮也者,以其知有求也,而不必得之,若睨。”
張純一集解:“《校釋》:例如睨而視物,其視雖比泛視為精細,然能見其真與否,究未敢定。”
陳三立《〈梁節盦詩〉序》:“世無智愚,得睨而知之。”
5.窺伺。
明李詡《戒庵老人漫筆·談參傳》:“參之貲日益,窖而藏者數萬計。然弗子,僅有女,女所適者某,睨其藏久之。”
清王夫之《讀通鑒論·唐武宗》:“蓋當動亂之日,已挾自私之計,上脅朝廷,下睨其主。”
6.偏斜。
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日方中方睨,物方生方死。”
7.通“婗”。小兒。
《墨子·雜守》:“睨者小五尺,不可卒者,為署吏。”
張純一集解:“《廣雅·釋親》雲:‘婗,兒子也。’此睨即婗之假借字。”
阅读:15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