攬
簡體攬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攬字筆畫:24畫。
(攬,攬)
l·n
ㄌㄢˇ
〔《廣韻》盧敢切,上敢,來。〕
1.總攬,一把抓。
漢荀悅《漢紀·元帝紀下》:“總百蠻之軍,攬城郭之兵。”
《資治通鑒·唐懿宗鹹通九年》:“讜逐之,攬得其髻,舉劍擊之。”
胡三省註:“攬,撮持也。”
梁啟超《政治學理論摭言·君主無責任義》:“雖欲自攬政權,任用私人,卒為議會所抗,不能行其誌。”
2.執持;拉住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攬茹蕙以掩涕兮,霑余襟之浪浪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名都篇》:“攬弓捷鳴鏑,長驅上南山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這洪太尉獨自一個行了一回,盤坡轉徑,攬葛攀藤,約莫走過了數個山頭。”
《孽海花》第九回:“忽見一人推門直入,左手攬雯青之袖,右手執彩雲之臂。”
辛顯令《喜盈門》四:“爺爺攬枝摘桃子,小山手捧大草帽站在樹下接桃。”
3.收取。
晉陸機《擬古詩十二首·明月何皎皎》:“照之有餘輝,攬之不盈手。”
唐李白《愁陽春賦》:“若使春光可攬而不滅兮,吾將贈天涯之佳人。”
元湯式《一枝花·題雲巢》套曲:“攬將天上雲,占卻山頭樹。”
4.采摘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朝搴階之木蘭兮,夕攬洲之宿莽。”
王逸註:“攬,采也。”
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五·長歌行》:“仙人騎白鹿,髮短耳何長。導我上太華,攬芝獲赤幢。”
明文震孟《擬古遠行》詩:“攬青桂兮為楫,搴木蘭兮為舟。”
黃節《題蓮韜館》詩:“欲攬眾芳回獨抱,生聞幽鳥語寒煙。”
5.延攬,結納。
《文選·張衡〈南都賦〉》:“高祖階其塗,光武攬其英。”
李善註引《三略》:“主將之體,務在攬英雄之心。”
唐李白《書懷示息秀才》詩:“揚袂正北辰,開襟攬群雄。”
《新唐書·李密傳》:“攬天下英雄馭之,使遠近歸屬,公不如我。”
宋王令《贈別晏成績》詩:“意貪英雄交,一手欲四攬。”
《楊家將》第二三回:“若欲國勢丕振,必須廣攬英豪。”
6.指約集,拉攏。
趙樹理《李有才板話》二:“明天偏給他放個冷炮,攬上一夥人選別人,偏不選廣聚。”
7.招引,招惹。
元楊顯之《酷寒亭》第四摺:“喒兩個自間隔,為殺了裙釵,攬下非災,不得明白。”
明高明《琵琶記·幾言諫父》:“你直待要打破了砂鍋,是你招災攬禍。”
8.拉到自己這邊或自己身上;包攬。
《三國誌·蜀誌·諸葛亮傳》“百姓安堵,軍無私焉”裴松之註引晉孫盛《魏氏春秋》:“諸葛公夙興夜寐,罰二十以上,皆親攬焉。”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八:“悶似長江,攬得箇相思擔兒。”
《警世通言·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原來坐船有個規矩,但是順便回家,不論客貨私貨,都裝載得滿滿的,卻去攬一個官人乘坐,借其名號,免他一路稅課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守候了一日,船家才攬了一個收絲的客人搭在前艙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他既合安公子素昧平生,為甚麽挺身出來要攬這樁閑事?”趙二湖《人過興旺峪》:“老德栓攬的活不便宜。”
9.圍抱,摟。
《紅樓夢》第十八回:“命他近前,攜手攬於懷內。”
茹誌鵑《高高的白楊樹·黎明前的故事》:“秦易名照例又是一邊一個把米米和小小攬在懷裏。”
高雲覽《小城春秋》第八章:“劍平覺得不能再靠緊,除非攬著她肩膀走。”參見“攬取”。
10.把鬆散的東西聚攏。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一章:“民工們用手攬著撒在地上的小米和麥子,往縫補好的袋裏裝。”
11.通“覽”。看;觀賞。
《莊子·在宥》:“而欲為人之國者,此攬乎三王之利,而不見其患者也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攬,本亦作覽。”
《文選·枚乘〈七發〉》:“秉意乎南山,通望乎東海,虹洞兮蒼天,極慮乎崖涘,流攬無窮,歸神日母。”
李善註:“言周流觀覽而窮。”
晉王羲之《蘭亭序》:“每攬昔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……後之攬者,亦將有感於斯文。”
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作“覽”。
元《遊雲黃山》詩:“久之雲埃豁,秀色坐可攬。”
梁啟超《悲奴篇》:“冀一窮渤海之壯觀,攬燕臺之勝景。”
阅读:13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