賧
簡體賧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賧字筆畫:15畫。
(賧,賧)
tàn
ㄊㄢˋ
〔《廣韻》吐濫切,去闞,透。〕
1.謂古代南方一些少數民族以財贖罪。亦指這些民族贖罪的財貨。
《宋書·吳喜傳》:“又遣人入蠻,矯詔慰勞,賧伐所得,一以入私。”
《魏書·劉彧傳》:“凡蠻夷不受鞭罰,輸財贖罪謂之賧。”
2.傣語指以物獻佛。
《中國歌謠資料·傣族·我的心沒有得到安寧》:“自從做‘賧’的那一天,我見到了你,我的心啊,就沒有得到安寧!”參見“賧佛”。
3.古代一些少數民族對江河的稱呼。地名亦多用此字。
唐樊綽《蠻書·山川江源》:“﹝大雪山﹞地有瘴毒,河賧人至彼中瘴者,十有八九死……其高處造天。往往有吐蕃至賧貨易。”
唐樊綽《蠻書·蠻夷風俗》:“川謂之賧,谷謂之浪,山謂之和。”
向達校註:“尚有川謂之賧,實是藏語。賧即藏語than字之對音,義即川原。古代吐蕃地名後帶賧字者甚多。”
阅读:111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