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迮

迮字的筆畫:8畫;

ㄗㄜˊ

〔《廣韻》側伯切,入陌,莊。〕

〔《廣韻》則落切,入鐸,精。〕

1.作,起。

《集韻·入鐸》“迮”字下引《論語》:“三嗅而迮。”今本《論語·鄉黨》“迮”作“作”。

2.倉促。

《公羊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,季子猶不受也。”

何休註:“迮,起也,倉卒意。”

清譚嗣同《治事篇·釋名》:“迮而觀之,鮮不以為童闚而嬰戲,而人情亦卒不能不轉移於是。”

3.迫;逼迫。

漢陳琳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及諸將校,孫權婚親,皆我國家良寶利器,而並見驅迮。”

《文選·陸機〈嘆逝賦〉》:“年彌往而年廣,塗薄暮而意迮。”

李善註引《聲類》:“迮,迫也。”

宋蘇轍《和子瞻沈香山子賦》:“紛然馳走,不守其宅;光寵所眩,憂患所迮。”

4.壓榨;擠壓。

《齊民要術·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》引漢楊孚《異物誌》:“交趾所產甘蔗特醇好……斬而食之,既甘,迮取如飴餳。”

《初學記》卷二七引晉王嘉《拾遺記》:“有紫實之麻,粒如粟,色紫,迮為油,則汁如清水。”

《新唐書·哥舒翰傳》:“關門有三塹,廣二丈,深一丈,士馬奔蹙相壓迮。”

清唐孫華《題張漢昭小像》詩:“爭門或迮指,擊轂多傾輈。”

5.以重物鎮壓使穩固。

《梁書·江革傳》:“或謂革曰:‘船既不平,濟江甚險,當移重物,以迮輕艚。’”

《南史·文學傳·袁嘏》:“又有陳郡袁嘏,自重其文,謂人曰:‘我詩應須大材迮之,不爾飛去。’”

6.倒壓;砸。

《南史·江祿傳》:“﹝江祿﹞頗有資產,積錢於壁,壁為之倒,迮銅物皆鳴。”
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土·黃土》:“一切傷損,從高墜下,及木石所迮,落馬撲車,淤血凝滯,氣絕欲死者亦活。”

7.攔阻;阻止。

《陳書·吳明徹傳》:“明徹令軍中益脩治攻具,又迮肥水以灌城。”

《新唐書·信安王禕傳》:“於是分兵迮賊路,督諸將倍道進,遂拔之。”

8.通“怍”。慚愧。

漢劉向《說苑·臣術》:“翟黃迮然而慚曰:‘觸失對於先生,請自修然後學。’”向宗魯校證:“迮讀為怍。”

9.同“窄”。狹窄。

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一·子夜四時歌春歌九》:“羅裳迮紅袖,玉釵明月璫。”

宋陸遊《臥病雜題》詩之三:“陋室施床迮,窮閻問疾疏。”

清全祖望《浙西分地錄》:“浙江之地……東寬而西迮。”參見“迮狹”。

10.同“乍”。或;忽然。

章炳麟《訄書前錄·客帝匡謬》:“迮有獄訟,則漢民必不可以得直;迮有劇寇,漢臣賢勞而夷其難。”

11.姓。

明有迮紹原。見《明史·徐汧傳》。

阅读:851

●迮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