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穀
(辟穀,辟谷)
1.謂不食五穀。道教的一種修煉術。辟穀時,仍食藥物,並須兼做導引等工夫。
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乃學辟穀,道引輕身。”
《南史·隱逸傳下·陶弘景》:“弘景善辟穀導引之法,自隱處四十許年,年逾八十而有壯容。”
宋陳鵠《耆舊續聞》卷七:“偶遇真人,授丹砂,辟穀有年,身輕於羽。”
明朱鼎《玉鏡臺記·燃犀》:“辟穀餐霞,生涯一缽盂,羽化住蓬壺。”
清納蘭性德《擬古》詩之三四:“飲酒雖達生,辟穀乃長年。”
2.泛指不吃飯。
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穀二·粱》﹝集解﹞引孟詵曰:“青粱米可辟穀。以純苦酒浸三日,百蒸百曬,藏之。遠行,日一餐之,可度十日;若重餐之,四百九十日不饑也。”
郭沫若《盲腸炎·不讀書好求甚解》:“然而他們之攻擊共產主義也,則多因某個共產黨人之不愜人意,因而遷怒及其主義,是猶因飯碗之不潔而生辟穀之想。”
阅读:152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