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橫
(從橫,從橫)
亦作“從衡”。
1.縱向和橫向。南北曰縱,東西曰橫。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以柴搏從橫施之。”
《儀禮·特牲饋食禮》“肵俎心舌,皆去本末,午割之”漢鄭玄註:“午割,從橫割之。”
南朝宋袁淑《效古》詩:“四面各千裏,從橫起嚴風。”
明何景明《泊雲陽江頭玩月》詩:“從橫銀漢迴,三五玉繩耿。”
2.交錯紛亂貌。
戰國楚宋玉《高唐賦》:“巖嶇參差,從橫相追。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:“及開帳,乃見吐唾從橫,信其實孰眠,於是得全。”
宋洪邁《夷堅丙誌·魚肉道人》:“其下清泉巧石、奇花異卉,從橫布列。”
明劉基《感興》詩:“天弧不解射封狼,戰骨從橫滿路旁。”
3.謂學問之淵博貫通。
《後漢書·周舉傳》:“周舉字宣光……博學洽聞,為儒者所宗,故京師為之語曰:‘五經從橫周宣光。’”
4.橫暴;恣行無忌。
《漢書·何並傳》:“陽翟輕俠趙季、李款多畜賓客,以氣力漁食閭裏,至姦人婦女,持吏長短,從橫郡中,聞並且至,皆亡去。”
《三國誌·蜀誌·卻正傳》:“故從橫者欻披其胸,狙詐者暫吐其舌也。”
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侃厲色曰:‘郭默虓勇,所在暴掠,以大難新除,威網寬簡,欲因隙會騁其從橫耳。’”
5.謂橫行天下。
三國魏曹丕《又報孫權書》:“君生於擾攘之際,本有從橫之誌。”
《北史·高乾傳》:“乾兄弟本有從橫誌,見榮殺害人士,謂天下遂亂,乃率河北流人反於河濟間。”
6.擾攘;紛亂。
南朝梁張充《與尚書令王儉書》:“從橫萬古,動默之路多端;紛綸百年,昇降之徒不一。”
王闓運《愁霖賦》:“方今八州從橫,一隅宴清。”
7.四散。
《文選·嵇康<琴賦>》:“從橫駱驛,奔遯相逼。”
李善註:“《魯靈光殿賦》曰:‘從橫駱驛。’”
《文選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作“縱橫駱驛”。
李善註:“縱橫,四散也。”
宋梅堯臣《亦蟻辭送楊叔武廣南招安》詩:“天公合雨不決雨,從橫亂出將自封。”
明劉基《生查子·集句》詞:“落葉不歸林,驚鳥從橫去。”
8.謂奔放。
《南史·文學傳·岑之敬》:“之敬剖釋從橫,左右莫不嗟服。”
《北史·楊素傳》:“論文則詞藻從橫,語武則權奇間出,既文且武,唯朕所命。”
宋葉適《朝請大夫陳公墓誌銘》:“至其舍,論辯從橫,僮禦必旰食而返。”
清惲敬《答鄧鹿耕書》:“王右軍寫《樂毅》則情多怫鬱,書《畫讚》則意涉瑰奇,《黃庭經》則怡懌虛無,《太史箴》又從橫爭折。”
9.謂才華外露,不可遏制。
《南史·梁尋陽王大心傳》:“昔與鐵(莊鐵)遊處,其人才略從橫。”
《北史·魏收等傳論》:“學博今古,才極從橫,體物之旨,尤為富贍。”
10.合縱連橫。
《韓非子·忠孝》:“故世人多不言國法而言從橫。”
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:“張儀蘇秦家無常居,身無定君,約從衡之事,為傾覆之謀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史傳》:“乃至從橫之世,史職猶存。”
清陳其年《滿江紅·詠雪》詞之五:“大雪不知秦與漢,平生詎習從衡約。”
11.比喻反覆無常。
《荀子·賦》:“公正無私,反見從橫。”
楊倞註:“言公正無私之人,反見謂從橫反覆之誌也。”
阅读:135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