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寶
(九寶,九寶)
1.指禹鑄的九鼎。
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。
三國魏曹丕《鑄五熟釜成與鍾繇書》:“昔有黃三鼎,周之九寶,鹹以一體,使調一味。”詳“九鼎”。
2.指曹丕的九把刀劍。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魏文九寶,器利辭鈍。”
範文瀾註:“魏曹丕《典論劍銘》:‘余好擊劍……以為寶器九。劍三:一曰飛景,二曰流采,三曰華鋒。刀三:一曰靈寶,二曰含章,三曰素質。匕首二:一曰清剛,二曰揚文。靈陌刀一:曰龍鱗。因姿定名,以銘其柎。’”
3.指九方禦璽。
宋周煇《清波別誌》卷中:“古唯六璽,至唐始名曰寶,增數至八,國朝所用。一曰鎮國神寶,二曰受命之寶,三曰天子之寶,四曰天子信寶,五曰天子行寶,六曰皇帝之寶,七曰皇帝信寶,八曰皇帝行寶。
政和七年,增定命寶,以九寶為稱。”
阅读:113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