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繇

繇字的筆畫:17畫;

I

yáo

〡ㄠˊ

〔《廣韻》餘昭切,平宵,以。〕

1.草木茂盛貌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厥草惟繇,厥木惟條。”

孔傳:“繇,茂;條,長也。”

《漢書·地理誌上》:“厥土黑墳,屮繇木條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繇,悅茂也。”

2.通“徭”。徭役。

《商君書·徠民》:“民無一日之繇。”

朱師轍解詁:“謂民無一日之繇役。”

《山海經·南山經》:“其名曰猾褢,其音如斲木,見則縣有大繇。”

郭璞註:“繇,謂作役也。”

《東觀漢記·光武帝紀》:“下縣吏無百裏之繇,民無出門之役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秦二世皇帝二年》:“今上急益發繇,治阿房宮。”

胡三省註:“繇讀曰徭,役也。”

3.通“謠”。歌謠。

南朝陳徐陵《奉和詠舞》:“燭送空回影,衫傳篋裏香。當繇好留客,故作舞衣長。”參見“繇俗”。

4.通“遙”。遠。
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先王恐其不文也,是以繇其期,足之日也。故天子七月,諸侯五月,大夫三月,皆使其須足以容事,事足以容成,成足以容文。”

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:“繇,讀為‘遙’。遙其期,謂遠其葬期也。”

5.通“搖”。動搖,搖動。

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我起乎宜陽而觸平陽,二日而莫不盡繇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繇音搖。搖,動也。”

6.通“陶”。

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大禹得咎繇而為三王祖。”

《廣韻·平豪》:“臯陶,舜臣,古作咎繇。”

清胡鳴玉《訂訛雜錄·鍾繇》:“晉鍾繇,字元常。繇音遙,取‘臯繇陳謨彰厥有常’之義。”

7.古族名。古代越人的一支。原屬閩越族,秦漢時分布在今福建北部、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區。

8.姓。

漢有繇延。見《後漢書·郅惲傳》。

II

yóu

〡ㄡˊ

〔《廣韻》以周切,平尤,以。〕

1.通“猷”。道。

《文選·班固〈典引〉》:“孔繇先命,聖孚也。”繇,一本作“猷”。

蔡邕註:“繇,道也。言孔子先定道,誠至信也。”
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謨先聖之大繇兮,亦鄰德而助信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繇,道也。”

2.通“遊”。
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近者陸子優繇。”

王先謙補註:“繇與遊同,《文選》作遊。”

3.通“由”。用。

《逸周書·嘗麥》:“乃北向,繇書於兩楹之閒。”

朱右曾校釋:“繇,用也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貴當》:“名號大顯,不可彊求,必繇其道。”

高誘註:“繇,用也。”

《漢書·律曆誌上》:“準繩連體,衡權合德,百工繇焉,以定法式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繇讀與由同。由,用也。”

4.通“由”。遵從;隨順。

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間者地數動而未靜,懼於天地之戒,不知所繇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繇與由同。”

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學雖勤而不繇其統,言雖多而不要其中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漢武帝建元元年》:“夫周道衰於幽厲,非道亡也,幽厲不繇也。”

5.通“由”。表經過;表原因。

《後漢書·班彪傳》:“夫大漢之開源也,奮布衣以登皇極,繇數期而創萬世。”

李賢註:“高祖起兵五年而即帝位,故雲由數期。繇,即由也。”

宋曾鞏《夫人周氏墓誌銘》:“其勸以樂,其康以禮,能此非他,繇學而已。”

明宋濂《蔣季高哀辭》:“求其致夭之繇,無有也。”

6.通“由”。自,從。

《爾雅·釋水》:“繇膝以下為揭,繇膝以上為涉。”

郭璞註:“繇,自也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繇,古由字。”

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:“禍自怨起,而福繇德興。”

《漢書·陳勝項籍傳贊》:“政繇羽出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繇與由同。”

7.通“由”。於。

《漢書·蔔式傳》:“今天下不幸有事,郡縣諸侯未有奮繇直道者也。”

顏師古註引臣瓚曰:“言未有奮厲於正直之道也。”

《書·大誥》“大誥爾多邦”唐陸德明釋文:“馬本作‘大誥繇爾多邦’。”

III

yōu

〡ㄡ

通“悠”。
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近者陸子優繇,《新語》以興。”參見“繇繇”。

IV

zhòu

ㄓㄡˋ

〔《廣韻》直祐切,去宥,澄。〕

1.通“籀”。古時占蔔的文辭。

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:“成風聞成季之繇,乃事之而屬僖公焉。”

杜預註:“繇,卦兆之占辭。”

宋王讜《唐語林·補遺二》:“崔相群之鎮徐州,嘗以焦氏《易林》自筮,遇‘乾之大畜’,其繇曰:‘曲束法書,藏在蘭臺。’”參見“繇文”。

2.占蔔。

《文選·班固〈典引〉》:“既感群後之讜辭,又悉經五繇之碩慮矣。”

蔡邕註:“讜,直言也,經,常也;繇,占也。王者巡狩,預蔔五年,歲習其祥,習則行,不則修德而改蔔,言天下已舉五蔔之占,而習吉也。”

阅读:1421

●繇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