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擬

簡體擬字的筆畫:7畫;繁體擬字筆畫:17畫。

(擬,擬)

ㄋ〡ˇ

〔《廣韻》魚紀切,上止,疑。〕

1.揣度,推測。
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擬之而後言,議之而後動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聖人欲言之時,心擬度之而後言也。”

漢揚雄《法言·孝至》:“君子動則擬諸事,事則擬諸禮。”

司馬光註:“擬,度也。”

明劉基《大墻上蒿行》:“世情翻覆不可擬,人生有身莫依倚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九四回:“究竟那些人能夠回家不能,未知著落,亦難虛擬。”

2.比擬;類似。

《荀子·不茍》:“言己之光美,擬於舜禹,參於天地,非誇誕也。”

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,不用漢法,出入稱警蹕,稱制,自為法令,擬於天子。”

南朝梁沈約《長安有狹斜行》:“鹹陽不足稱,臨淄孰能擬。”

宋周密《誌雅堂雜鈔·諸玩》:“仲山有宣和內府一琴,絕佳……其製作斷文,皆非常琴可擬。”

明沈德符《野獲編補遺·釋道·劄巴堅參》:“西僧以秘密教得幸,服食器用擬於王者。”

3.效法;摹擬。

《楚辭·王逸〈九思·怨上〉》:“復顧兮彭務,擬斯兮二蹤。”原註:“擬,則也。”

晉潘嶽《寡婦賦》序:“昔阮瑀既歿,魏文悼之,並命知舊作寡婦之賦,余遂擬之,以敘其孤寡之心焉。”

唐劉禹錫《代裴相公進東封圖狀》:“山川氣象,悉擬真形。”

《明史·忠義傳二·王冕》:“以小艇實葦於中,擬建昌人語,就賊艦,乘風舉火。”

清戴名世《李縣圃唱和詩序》:“將行,而擬子美《秋興》之體,為詩八章以道其懷。”

4.指向;比劃。

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﹝衛律﹞復舉劍擬之,武不動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》:“桓氏累世臨荊州,玄復豪橫……嘗於仲堪聽事前戲馬,以鎙擬仲堪。”

胡三省註:“擬者,舉鎙向之,若將刺之也。”

《續資治通鑒·宋仁宗景祐三年》:“﹝趙元昊﹞恐嘉勒斯賚擬其後,復舉兵攻蘭州諸羌。”

洪深《趙閻王》第一幕:“﹝趙大﹞將次要走,忽又聽得門響,連忙搶了手槍,回過身來擬著來人。”

5.打算;準備。

《北齊書·神武帝紀下》:“遣領軍將軍婁昭……並州刺史高隆之擬兵五萬,以討荊州。”

宋柳永《鳳棲梧》詞:“擬把疏狂圖一醉,對酒當歌,強樂還無味。”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二回:“先到了上海,入棧歇了一天,擬坐了長江輪船往南京去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日前奉一函,係擬補印缺頁者,未知已到否?”

6.擬定。

《後漢書·公孫瓚傳》:“觀紹所擬,將必階亂。”
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王中郎年少時,江虨為僕射,領選,欲擬之為尚書郎。”

《新唐書·崔祐甫傳》:“陛下令臣進擬庶官,夫進擬者,必悉其才行,如不聞知,何由得其實?”清龍文彬《明會要·刑·詳讞》:“朕親審決,猶恐有失;在外各官所擬,豈能盡當?”魯迅《吶喊·頭髮的故事》:“我一到上海,便買定一條假辮子……旁人一見面,便都首先研究這辮子,待到知道是假,就一聲冷笑,將我擬為殺頭的罪名。”

7.起草;撰寫。

晉陸機《文賦》:“思風發於胸臆,言泉流於脣齒,紛葳蕤以馺遝,唯毫素之所擬。”

《宋史·李綱傳上》:“齊愈論綱三事之非,不報。擬章將再上,其鄉人嗛齊愈者,竊其草示綱。”

《醒世恒言·獨孤生歸途鬧夢》:“那白氏把心中之事,擬成歌曲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五:“他自己擬好了新聞稿,交到各報館去。”

8.傳,度。

唐元稹《生春》詩之十:“何處生春早?春生梅援中。蕊排難犯雪,香乞擬來風。”

《敦煌曲子詞·鳳歸雲》:“月下愁聽砧杵擬,塞雁行。”

蔣禮鴻曰:“這個‘擬’字……是傳或度的意思。‘愁聽砧杵擬’就是說怕聽砧聲從遠處傳來。”見《敦煌變文字義通釋》。

9.詩體名。

清張篤慶《師友詩傳錄》六:“幽思激切謂之怨,擬錄別之類謂之擬,琴曲曰弄。”

10.通“疑”。

《墨子·明鬼下》:“是以莫放(敢)幽閑,擬乎鬼神之(有)。”

高亨新箋:“擬借為疑。”

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枳棘之榛榛兮,蝯貁擬而不敢下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擬,疑也。”

阅读:1147

●擬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