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曠

簡體曠字的筆畫:7畫;繁體曠字筆畫:18畫。

(曠,曠)

kuàng

ㄎㄨㄤˋ

〔《廣韻》苦謗切,去宕,溪。〕

亦作“爌”。

1.明白;明朗;明亮。

《後漢書·竇融傳》:“忠臣則酸鼻流涕,義士則曠若發矇。”

李賢註引《說文》:“曠,明也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與吳季重書》:“得所來訊文采委曲……申詠反覆,曠若復面。”

南朝宋謝靈運《富春渚》詩:“懷抱既昭曠,外物徒龍蠖。”

2.空曠;開闊。

《老子》:“曠兮其若谷,混兮其若濁。”

晉陶潛《桃花源記》:“土地平曠,屋舍儼然。”

唐張祜《早春錢塘湖晚眺》詩:“仰視天宇曠,俯登雲樹重。”

3.指廣大,寬廣。

晉陸機《五臣論》:“帝業至重,天下至曠。”

唐杜審言《奉和七夕侍宴兩儀殿應制》:“天迴兔欲落,河曠鵲停飛。”

4.荒廢。

《書·臯陶謨》:“無曠庶官,天工人其代之。”

蔡沈集傳:“曠,廢也。言不可用非才,而使庶官曠廢厥職也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無義》:“以義動則無曠事矣。”

5.指失職。

漢劉向《說苑·正諫》:“趙簡子曰:‘今吾伐國失國,是吾曠也。’於是罷師而歸。”

宋蘇舜欽《上範公參政書》:“閣下所為,於時亦孜孜數有建白,未甚為曠,是何毀之多也。”

6.徒然,徒勞。

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民不罷勞,,死知不曠。”

顧炎武杜解補正:“曠,空也,言不為徒死,知上必有以恤之。”

唐沈佺期《有所思》詩:“君子事行役,再空芳歲期。美人曠延佇,萬裏浮雲思。”

7.空缺。

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曠安宅而弗居,舍正路而弗由,哀哉!”北魏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平等寺》:“宸極不可以曠,神器豈容無主?”

《古今小說·裴晉公義還原配》:“老夫不能杜絕饋遺,以致足下久曠琴瑟之樂,老夫之罪也。”

8.匱乏。

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民多曠也,而我取富也,是勤民以自封,死無日矣。”

韋昭註:“曠,猶空也。”

9.指使窮匱。

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無曠其眾,以為亂梯。”

10.遙遠。

晉陸機《擬涉江采芙蓉》詩:“故鄉一何曠,山川阻且難。”

南朝梁任昉《為蕭揚州薦士表》:“室邇人曠,物疏道親。”

11.遠離;疏遠。

《呂氏春秋·長見》:“莧譆數犯我以義,違我以禮,與處則不安,曠之而不穀得焉。”

陳奇猷校釋:“‘曠’字與‘處’對文,當訓為遠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浮萍篇》:“在昔蒙恩惠,和樂如瑟琴;何意今摧穨,曠若商與參。”

元揭傒斯《與蕭維鬥書》:“天生賢哲,常曠數百載不一二見。”

12.長久,久遠。

《文選·陸機〈為顧彥先贈婦〉詩之二》:“形影參商乖,音息曠不達。”

李善註引《廣雅》:“曠,久也。”

唐韓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外多失朝,曠不嶽狩,百隸怠官,事亡其舊。”

13.豁達。

晉向秀《思舊賦》:“嵇誌遠而疏,呂心曠而放。”

宋張端義《貴耳集》卷下:“漢人尚氣好博,晉人尚曠好醉。”

清嚴有禧《漱華隨筆·先太僕》:“觀此可以見先王父讀書之勤,襟期之曠矣。”

14.荒涼,荒蕪。

晉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伊洛榛曠,崤函荒蕪。”

唐太宗《答趙郡王孝恭等請封禪手詔》:“田疇多曠,倉廩猶虛。”參見“曠蕪”。

15.指無妻的成年男子。亦指無夫的成年女子。

《後漢書·荀爽傳》:“通怨曠,和陰陽。”

明孫仁孺《東郭記·鑽穴隙》:“奴非怨女君非曠,慢勞相訪。”

16.指成年男子無婦獨居。

《新唐書·狄仁傑傳》:“行役既久,怨曠者多。”

李劼人《死水微瀾》第五部分二:“他因為曠久了,所以對於嫖字,更為起勁。”參見“曠女”。

17.姓。

清有曠敏本。見清李桓《國朝耆獻類徵初編》卷一二六。

阅读:1598

●曠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