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曠
(清曠,清曠)
1.清朗開闊。
《後漢書·仲長統傳》:“欲蔔居清曠,以樂其誌。”
唐權德輿《晚渡揚子江卻寄江南親故》詩:“胸中千萬慮,對此一清曠。”
清蔣士銓《第二碑·題坊》:“表幽貞,留私葬,掃除蕪穢還清曠。”
冰心《南歸》:“草樹蔥籠,地方清曠,同公園一般。”
2.清明曠達。
南朝梁沈約《報博士劉杳書》:“猶復少存閒遠,徵懷清曠。”
宋林逋《和運使陳學士遊靈隱寺寓懷》:“泓澄冷泉色,寫我清曠心。”
《宋史·文苑傳四·蘇舜欽》:“耳目清曠,不設機關以待人,心安閒而體舒放。”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三:“蕪湖令陳岸亭湛深禪理,詩故清曠。”
阅读:136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